报告核心观点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对资金入市规模、投资稳定性和市场生态建设进行部署,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提升资本市场被动化率,影响市场估值和风格,有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指数走强,春节后春季攻势可期,科技成长和顺周期风格将一同演绎 [1][3][7][9] 当前A股市场中长期资金特征 - 规模偏低,截至2024年8月,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14.5万亿元,占比22%,美股2018年中长期资金持股占比达50%,险资等权益投资比例不足20%,如2024年三季度人身险资金投资股票等占比12.97%,美国养老金投资权益资产比例超30% [1][2] - 投资“短视化”,我国机构资金换手率偏高,投资久期短,难以改善市场投资生态 [2]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具体部署 提高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 - 保险资金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A股,有望带来千亿增量资金;养老金加大委托基金投资规模;社保基金提升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 [3] - 保险资金等合计43.5万亿,权益投资比例增加1%能带来4400亿增量资金 [3] 增强中长期资金投资的稳定性 - 商业保险修订长周期考核制度,净资产收益率长周期指标考核权重调至不低于60% [4] - 社保基金研究长周期考核体系,细化完善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4] - 企(职)业年金加快出台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 [4] - 基金公司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和长期业绩等指标在评价中的权重 [4] 打造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 - 资产层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运用新型货币和市值管理工具,落实分红要求 [6] - 投资层面,丰富机构投资工具,允许相关资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给予同等政策待遇 [6] - 监管层面,严格落实监管要求,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 [6] 中长期资金入市对市场风格的影响 推升估值溢价 - 参考美日经验,被动指数基金渗透率提升,核心指数成分股和指数本身获估值溢价,个股纳入重要指数后估值提升,被动资金流入推动“标杆”指数估值溢价,如美股标普500、日股日经225估值中枢上行 [7] 助推大盘/红利风格走强 - 被动化进程使市场大小盘分化,大盘股受益于竞争优势和易被“多重叠加配置”,小盘股易被忽略 [8] - 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红利风格走强,在资产供给减少、利率下行、景气资产缺位背景下,红利资产作为债券“替代品”吸引险资等中长期资金,抬升估值中枢 [8] 市场展望 - 随着《方案》落地,资本市场有望建设长钱长投优质生态,春节后春季攻势可期,科技成长关注人工智能等五个方向,顺周期关注化债受益等领域 [9]
策略周评:中长期资金入市将对市场风格带来什么影响?
东吴证券·2025-01-24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