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2024年信用回顾与2025年展望
新世纪资信评估·2025-01-26 16: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股权投资市场进入调整阶段,募资金额下降,存续规模由增转减,投资和退出活跃度降低 [2][4] - 政府投资基金公司表现活跃,注重政策性目标和资金安全,负债以长期为主,投退均衡的公司盈利更稳定 [2][28] - 宏观和政策环境使投资偏好转变,新增备案规模和数量将下降,战略新兴产业受青睐,退出方式向多维度转变 [2][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信用回顾 - 市场整体情况:国内股权投资市场进入调整,募资金额逐年降,存续规模由增转减,投资案例数和金额缩减,退出活跃度下降 [2][4] - 基金备案情况:2024年9月末备案规模较年初减少,一般性股权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备案数量维持增长,仅一般性股权投资备案规模维持增长,各类基金平均规模逐年增长;创业投资基金备案数量和规模与IPO数量和募资金额关联高,2020年以来增速逐年放缓,资金向1000万元至1亿元区间集中 [4] - 竞争格局: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竞争格局两头分化,资金向头部机构聚集,大部分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以小额募集为主,管理规模0.5亿以下管理人数量下降;大额基金募集方面,政府机构等是主要出资方,财政资金转变出资模式,国资背景管理人新募集资金占比超五成 [15] - 募资情况:近三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新增备案规模和数量逐年减少,2024年1 - 11月同比降幅大,2024年前三季度股权投资市场募资规模同比降26.0%,剔除房地产等募资规模同比降27.6%,基金募资困难是主要问题 [15] - 投资情况:投资节奏放缓,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案例数及金额缩减显著,各阶段平均投资金额逐年增长,扩张期是偏好投资阶段;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IT是投资金额占比最高的三大行业;投资端呈现区域性聚集特征 [17][22] - 退出情况:2023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项目退出主要方式为“协议转让”等,“协议转让”和“企业回购”退出行为多;2024年前三季度退出方式主要为IPO、股权转让和回购,受上市发行从严影响,同期全市场IPO退出案例数同比降56.7%,A股被投企业IPO案例数降73.2% [26] - 政府投资基金公司情况:更注重政策性目标和资金安全,通过设立产业和创业投资基金扶持当地产业;负债以长期债务为主,投退均衡、账面现金有规律来源于投资清算收益的公司盈利更稳定;存在人员团队建设不足、部分债务负担大区域基金偏离设立原则、部分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 [28][33]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相关政策 - 政府引导基金运作规范:2025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意见》,对政府投资基金全流程提出25条措施,包括严控县级政府新设基金及管理人、优化出资比例和返投比例、加强风险防范等,强调规范运作和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34][35] - 退出环境收紧: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意见强调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完善发行上市制度等,IPO收紧倒逼资金流向优质标的和寻找其他退出方式 [36]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信用展望 - 新增备案情况:宏观和政策环境使投资偏好转变,政府投资基金投资范围更明确,2025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新增备案规模和数量将持续下降 [37] - 投资行业分布:近三年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等是投资金额占比最高的三大行业,战略新兴产业仍将是资本青睐方向 [37] - 退出方式转变:受政策收紧影响,私募股权投资项目退出方式将向多维度转变,二手份额市场等将成盘活基金流动性重要方式,退出渠道有望拓宽 [38][39] 附录 - 报告列出2024年发债主体信用等级及主要经营财务数据,包括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资产总计、股东权益、净利润等信息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