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碳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碳定价是推广变革性气候解决方案重要工具
上海证券·2025-01-26 16:18

报告核心观点 - 从物理科学角度,限制全球变暖需限制累积CO₂排放并大幅减少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已有多个碳市场运行,覆盖部分温室气体排放和GDP,2023年碳价分布不均,预计2030年碳价上升,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全国碳市场将完善,高排放行业面临转型成本与机遇,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为相关行业注入动力 [3] 全球碳市场建设背景 地球气候现状 - 工业革命以来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陡增,2013年5月9日浓度首破400mg/L,2019年5月11日超415mg/L,达第四纪以来峰值,而40万年前至工业革命前稳定在180 - 280mg/L [7] 全球温度变化及影响 - 人为影响致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自1750年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由人类活动造成,1850 - 2019年人为使全球表面温度上升0.8 - 1.3°C,最佳估计1.07°C,还导致降水、冰川、海冰、海洋和海平面等变化 [12] 气候变化影响范围 - 气候变化影响全球各有人居住区域,人为影响对极端天气变化有贡献,平衡态气候敏感度最佳估计值为3℃,人为辐射强迫使气候系统变暖,气候系统加热导致海平面上升 [14][15] 极端事件变化 - 全球变暖加剧,极端事件频率和强度变化更大 [16] 未来气候预估 - 未来排放导致额外升温,总升温取决于过去和未来CO₂排放,不同排放情景下全球表面温度变化不同,如SSP1 - 1.9情景下2021 - 2040年最佳估值升温1.5°C [18][19] 限制气候变化措施 - 累积人为CO₂排放与全球升温近线性,每1000GtCO₂排放可能使全球表面温度上升0.27 - 0.63°C,最佳估值0.45°C,将全球温升限制在特定水平需限制累积CO₂排放 [24] 应对方案 - 已有可行、有效和低成本的缓解和适应方案 [25] 全球碳市场现状 碳市场关键数据与定价类型 - 2024年1月地球突破12个月平均温度1.5°C门槛,碳市场成应对气候变化重要工具,直接碳定价工具将碳排放外部成本内化,碳市场分自愿性和履约性,履约性又包括碳抵消信用机制和碳排放交易体系 [29] 全球碳市场发展状况 - 碳市场在不同政府层级运行,多数地区排放量增长且分布不均 [31][33] 碳市场扩展与行业覆盖 - 碳排放交易体系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比例超18%,是2005年欧盟碳市场启动时的三倍,受新行业和体系增加、总量收紧和全球排放增加等因素影响 [35][36] 碳市场价格与收入 - 2023年约2/3碳市场覆盖排放平均价格低于10美元,1/6在10 - 70美元之间,1/6高于70美元,配额价格差异受配额稀缺性、经济条件、系统设计和政策改革等因素影响,拍卖收入随配额价格增加和新碳市场引入而增加 [39] 全球碳市场趋势与展望 发展趋势 - 已建立碳市场未来行业覆盖范围扩大,向建筑、交通、航空等行业扩展;总量设定趋严,控制碳排放权供给;配额分配从免费向收费转变,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发现 [46] 2030年碳价预测 - 世界银行预测2030年与气温上升限制在1.5℃相一致的碳价为USD 226 - 385/tCO₂e,与2℃相一致为USD 63 - 127/tCO₂e,清华大学测算中国2030年碳价可达180元/吨以上 [49] 欧盟碳市场价格变化 - 自2005年成立,欧盟碳价总体波动上涨,分试运行期、波动下降期、低迷期、回涨期和攀升期,2022年8月19日达历史峰值99.2欧元,较成立之初上升400% [52] 美国、新西兰碳市场发展 - 美国未建全国性碳市场,区域体系如RGGI、加利福尼亚 - 魁北克市场有各自特点和发展情况;新西兰碳市场2008年设立,覆盖多行业,早期免费配额多,2021年起收紧,采用拍卖模式,碳价曾走高 [54] 中国碳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市场构成与发展阶段 - 中国碳市场发展分CDM、区域碳交易试点和全国统一与区域并行三阶段,全国碳市场包括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性减排交易市场,二者相互衔接,2024年1月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启动 [58]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情况 - 全国碳排放权市场2021年7月上线,纳入2257家重点排放单位,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40%以上,截至2023年底,累计成交量4.42亿吨,成交额249.19亿元,火电和电力碳排放强度下降 [64]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情况 - 2024年8月23日起受理自愿减排项目申请,截至9月8号近40个项目申请登记,分布在14个省,预计产生减排约一千多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年,项目类型有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等 [65] 发展趋势 - 配额有偿分配逐步引入,发放遵循“适度从紧、循序渐进”原则,发电行业配额分配基准值预计2030年前每年按0.3% - 0.5%幅度收紧;CCER交易重启扩容,支持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碳价呈逐步上升趋势,预计“十四五”期间达70 - 100元/吨,“十五五”达76 - 155元/吨,2040年前最高涨至600元/吨 [68] 碳中和目标 - 碳中和情景碳强度下降率达1.5℃温升控制目标要求,能源相关碳排放“十五五”中期达峰,2050年较峰值下降约75%,能源消费总量2030年进入平台期,煤油气消费依次达峰 [73] 与欧盟碳市场比较 - 历史发展阶段上,欧盟主要国家碳排放在2005 - 2010年已达峰,我国碳排放呈上升趋势;覆盖范围上,欧盟碳市场覆盖多行业和多种温室气体,我国仅覆盖发电行业和二氧化碳;总量设定上,欧盟采用绝对总量,我国采用相对总量;配额分配上,欧盟免费与有偿结合,我国以免费为主;交易体系上,欧盟交易产品和主体丰富,交易方式多样,我国初期以碳配额现货为主,交易主体和方式有限 [75][77] 投资建议 -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碳市场逐步完善,碳排放权市场使高排放行业面临转型成本,也带来发展机遇,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扩容将推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发展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