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推动确立中国的领导地位:中美理念分歧重塑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2025-01-26 21:23

全球气候挑战与经济形势 - 国际经济在逆全球化和地缘政治扰动下趋于疲软,部分经济体复苏乏力、生产率增长缓慢、债务风险累积,2022年以来欧元区和日本GDP增速放缓[9][10] - 自1880年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约21 - 24厘米,2000 - 2022年全球发生652次极端气候事件,造成62.1亿人次受灾和183.7万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超3.27万亿美元[19][30] 《巴黎协定》与美国态度 - 《巴黎协定》2015年达成,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限制在1.5℃以内,美国在协定框架下态度多变,特朗普政府2017年首次退出,拜登政府2021年重新加入,2025年特朗普再次宣布退出[31][35] 美国退出原因 - 经济上考虑保护传统能源产业利益、缓解通胀,若特朗普将公司税率从21%降至15%,10家美国页岩油公司税费支出预计从58亿美元减至42亿美元[45][47][48] - 政治上秉持“美国优先”理念,打压民主党,上台后取消近一半拜登总统令[51] 美国退出影响 - 国际气候治理受阻,2030年全球排放量预计达57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美国占全球排放总量约14%,其退出动摇协定普遍性与合法性,削弱国际气候合作[64][65][69] - 气候资金缺口扩大,美国对气候资金支持下降,2019 - 2020年较基线水平降44%,绿色气候基金筹资和长期气候资金赤字问题加剧[70] - 能源市场分化,2024年美国原油产量平均1320万桶/天,2025年预计1370万桶/天,可再生能源市场超3000亿美元潜在联邦绿色基础设施资金面临风险[78][81] - 产业转型压力加剧,能源通胀和政策不稳定使高耗能行业决策难、成本上升,2025年天然气现货价格预计较2024年涨43% [83][85][87] 中国绿色转型 - 中国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基本确立“1 + N”政策体系,2024年以来绿色转型政策体系初步成型[3] - 中国为全球提供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设备,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出口产品助力其他国家碳减排量达8.1亿吨[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