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行业周报:艾司氯胺酮单药疗法获批,难治性抑郁症快速改善
太平洋·2025-01-27 0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高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1][4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梳理难治性抑郁症新药艾司氯胺酮获批情况,现有抗抑郁药累积缓解率仅67%,氯胺酮能快速且持久改善抑郁症,艾司氯胺酮获批联合及单药疗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其峰值有望达50亿美元,建议关注“创新出海、预期改善、刚需成长”三条主线 [4][5][6][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艾司氯胺酮单药疗法获批,难治性抑郁症将快速改善 - 难治性抑郁症指经两种及以上不同机制抗抑郁药足量足疗程治疗后仍未缓解的抑郁症,全球约2.8亿抑郁症患者中难治性约占30%,美国约2100万、中国约9500万抑郁症患者,现有抗抑郁药累积缓解率仅67% [14] - 氯胺酮通过抑制中间神经元NMDA受体降低皮质边缘GABA能中间神经元亚群兴奋性,短暂增加下游谷氨酸能神经元谷氨酸释放,刺激突触后AMPA受体发挥快速且持久抗抑郁作用,传统抗抑郁药一般服用2 - 4周后起效 [5][15] - 2019年3月5日FDA批准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与口服抗抑郁药联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2020年7月31日批准用于缓解伴有急性自杀意念或行为的成人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2023年4月20日获NMPA批准国内上市 [16] - 2025年1月17日FDA批准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补充新药申请,成为首个且唯一获批治疗成人难治性抑郁症的单药疗法,第28天时艾司氯胺酮组22.5%患者症状缓解,安慰剂组为7.6%,患者可能24小时内感受症状改善且28天内无需每日口服抗抑郁药,有望提高依从性 [19] - 艾司氯胺酮2022年销售额3.74亿美元,2023年6.89亿美元、同比增长84.22%,强生预计2027年销售峰值最高可达50亿美元,相关标的恩华药业氯胺酮鼻喷剂正在开展1期临床 [7][20][21] 投资策略:关注“创新出海、预期改善、刚需成长”三条主线 - 创新出海围绕“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进行高质量创新,相关标的有在国内实现商业化放量的康方生物、宜明昂科,通过国际化放大管线或产品价值的科伦博泰生物、乐普生物、微芯生物 [23] - 预期改善方面,财政资金到位推进设备更新,相关标的有迈瑞医疗等;集采扩围助力国产替代,相关标的有新产业等;地方化债和医保预付金政策缓解诊断服务企业压力,相关标的有金域医学等;投融资回暖带动医药外包需求,相关标的药明合联 [24] - 刚需成长因人口老龄化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增加,刚需产品具备稳健成长性,相关标的有人福医药等麻醉镇痛/抗肿瘤/降糖药物企业,鱼跃医疗等血糖/血压监测产品企业,天坛生物等血液制品企业 [25] 板块行情 本周板块行情回顾:医药板块整体上涨0.22%,子板块医疗服务涨幅较大 - 本周(1月20日 - 1月24日)医药生物板块上涨0.22%,跑输沪深300指数0.32pct,跑输创业板指数2.42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4位,中信医药子板块医疗服务、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生物医药和医药流通上涨,其他子板块下跌,医疗服务子板块上涨1.50%、化学原料药子板块上涨1.41%,中成药子板块下跌1.92%跌幅最大 [7][9][26] - 本周涨幅前五标的为健友股份(+12.61%)、奥赛康(+12.01%)、祥生医疗(+11.06%)、海泰新光(+8.61%)和洁特生物(+7.98%),跌幅前五标的为*ST大药(-22.58%)、*ST吉药(-21.21%)、*ST普利(-19.53%)、*ST龙津(-17.05%)和长药控股(-17.01%) [28] - 截至2025年1月24日,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历史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5.42,环比前一周上涨0.21,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14.92%,环比上升1.91个百分点,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本周医药子板块医疗服务、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医药流通的估值上升,中药饮片、中成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子板块的估值下降 [30] 港股通资金持仓变化 - 南下资金H股医药股持股市值前五为康方生物 - B、药明生物、信达生物、石药集团和百济神州,净增持金额前三为康方生物 - B、信达生物和平安好医生,净减持金额前三为药明生物、亚盛医药 - B、三生制药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