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美国近年来的“清单”和“法案”是贸易武器,但对A股市场影响有限,对A股前景与科技主线保持乐观,配置建议“以我为主、灵活应对” [2][31] 美国“清单”情况 “清单”介绍 - 美国以各类名目提出“清单”限制非美经济体企业发展,本文梳理了覆盖面最广、影响最深的“CMC清单”“NS - CMIC清单”“实体清单”,它们是美国单边主义的贸易武器 [3] “清单”对比 |维度|“CMC清单”|“NS - CMIC清单”|“实体清单”| | --- | --- | --- | --- | |制裁措施|国防部采购禁令|证券投资禁令|出口管制| |主要影响|供应链与合同受限|资本市场融资受限|技术获取与供应链中断| |法律依据|NDAA 2021及后续修订|第14032号行政令|EAR第744.21/22条| |移除难度|需诉讼或国防部主动调整|需财政部OFAC审查|需商务部BIS审查| |政策意图|限制军民融合技术发展|限制资本市场对军工企业支持|限制关键技术转移流通| [4] “清单”市值与行业分布 - 国防部发布的“CMC”“NS - CMIC”清单覆盖上市公司市值较大,“实体清单”主要针对小市值公司 [4] - 国防军工、电子、通信、计算机板块公司易被“清单”盯上,体现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独裁,也明确全球竞争激烈方向在战略新兴产业 [5] “清单”企业特征 - 国央企频频出现在“清单”中,重点行业里计算机行业国央企占比相对较低但超50% [13] - “实体清单”覆盖较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防部公布的“清单”公司市值大,难符合该标准 [13] “清单”对资本市场影响 整体影响 - 2018年至今,美国公布“清单”后我国资本市场多数上行,未受显著影响,因中国资本市场适应外部压力,投资者认识到制裁不决定企业长期价值,且内需市场潜力大、新兴产业发展、有政策扶持 [14] 自主可控板块影响 - 美国公布“清单”后,我国自主可控板块表现稳健,加速中国产业链垂直整合与技术攻坚,板块经历“震荡—修复—成长”三阶段演变,修复周期缩短 [15] - 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率逐年攀升,从2012年的14%增长到2022年的18%,预计2027年达到26.6%,未来自主可控板块将从“政策呵护”转向“盈利驱动” [15] 贸易冲击下行业和标的走势 行业抵御能力 - 计算机、电子、国防军工等行业对外部风险抵御能力较强,内需市场和政策扶持维护其平稳发展,二级行业指数表现各异,近期人工智能IT服务板块、半导体科技硬件板块、军工电子板块表现较好 [19] 产业链上下游表现 - 半导体和军工电子板块上游股价表现优于下游,半导体上游技术壁垒高、议价能力强,能对冲风险,下游竞争激烈、技术迭代快;军工电子上游受益政策支持和资质认证,订单稳定,下游项目管理和供应链协调复杂,资金回收慢 [24][25] 新兴市场与贸易摩擦 人工智能领域竞争 - 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竞争白热化,需警惕美国对“清单”进一步扩容和加码,美国有多项提案试图维护其垄断霸权,新兴市场硬件受阻下的技术突破受关注 [27] 贸易摩擦中的产业表现 - 第一轮贸易摩擦期间,A股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如先进材料和制造、计算和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相对回报优势,产业发展带来投资机会,比较优势产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更具韧性 [27] 未来展望 - 未来美国若发起新一轮“清单”,对相关公司和资本市场整体影响有限,因国内资本投向硬科技领域,2024年科创板研发投入占比达10.8%高于主板和创业板;产业链国产化有突破,2023年国内半导体销售额占全球34.4%;国内需求爆发,2023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达91亿美元,同比增长82.5%,预计2027年达134亿美元,2023 - 2027年复合增长率为21.8%,国内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发展有望带来成长行情,建议围绕国内科技主线布局A股 [31]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机遇与挑战(四):贸易前景与科技浪潮:海外不确定性对A股影响有限
国信证券·2025-02-08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