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35 年软件定义汽车将成行业主流,汽车制造商需转型业务模式,从传统销售转向数字化持续收入模式,同时应对技术、文化和人才等挑战 [4] - 汽车制造商要聚焦软件,将其作为差异化因素,提升品牌价值,增加软件研发预算,关注数据安全和隐私 [9][20] - 行业需重建架构,简化技术,采用开放式架构和开源解决方案,结合云计算和 AI 开发软件定义汽车 [48][55] - 汽车制造商要转变思维,营造软件定义文化,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与供应商生态系统合作,利用生成式 AI 提升生产力 [66][7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键发现 - 74% 汽车行业高管称 2035 年汽车将依赖软件定义和 AI 驱动,软件和 AI 会应用于车载体验及汽车核心部分 [7][9] - 到 2035 年,51% 的收入将来自持续性数字服务和软件订阅,目前仅为 15% [9] - 汽车制造商需革新电气 / 电子和软件架构,克服硬件和软件层次分离难题,且机械驱动模式根深蒂固,复合型人才短缺 [7] 2035 年的汽车与出行生态 - 38% 的高管预计所在地区无法提供足够替代燃料基础设施 [17] - 82% 的出行生态系统参与者将增加对软件定义汽车的投资分配 [17] - 81% 的新车将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电气化,80% 的高管表示共享汽车和共享出行将成出行生态重要组成部分,78% 的高管认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基础设施,只有 37% 的新车为私人所有 [17] 通过软件驱动体验提升品牌价值 - 75% 的汽车行业高管表示,到 2035 年软件定义体验将成为品牌价值的核心 [20] - 汽车制造商软件和数字化投资的研发预算将从目前的 21% 提高到 2035 年的 58% [20] - 软件定义汽车功能将带来多种持续性收入来源,但难以预测 10 年后客户期望 [25] - 59% 的汽车制造商积极应对 2035 年变化,三分之一采取谨慎态度,9% 专注个性化客户体验 [25] - 数据安全和隐私将成为 2035 年汽车行业的关键竞争优势 [25] 行动指南:如何围绕软件定义体验重塑品牌核心价值 - 打造品牌体验时注重安全性、可靠性和隐私保护,在此基础上创新,提供与品牌定位一致的用户体验,建立数据平台提供个性化软件体验 [33] - 与新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合作,采用成熟方法和框架推动创新,建立开放创新平台 [35] - 建立强有力的反馈机制,持续获取客户和合作伙伴反馈,实时调整策略和产品,预测客户需求并试验新想法 [37] 观点:重重障碍减缓自动驾驶发展 - 65% 的汽车行业高管表示,自动驾驶功能将在 2035 年成为消费者基本需求,带来每位客户每月 269 美元的收益 [39] - 到 2030 年,第 4 级和第 5 级自动驾驶汽车将仅占市场的 12%,到 2035 年也仅占 23% [39] - 自动驾驶推广需解决技术、法规和社会接受度障碍,美国需要联邦级自动驾驶法规框架 [39] 观点: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安全至关重要 - 超过一半的客户认为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品牌差异化的重要因素 [44] - 软件定义汽车普及和网络连接性提升增加网络安全风险,汽车制造商需具备快速更新和维护安全系统的能力,采用“安全设计”策略 [44] - 车辆安全运营中心在应对网络安全威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包比例将从现在的 64% 增长到 2035 年的 74% [44] 重建架构,简化复杂技术 - 60% 的高管预计客户希望通过 OTA 更新升级功能并购买,普及 OTA 更新至关重要 [49] - 当前电气 / 电子和软件架构无法支持软件定义汽车发展,汽车制造商正采用集中高效的计算架构,将硬件和软件分离 [49] - 79% 的受访高管指出需解决硬件和软件层次分离难题,47% 的高管认为这是当前最迫切问题 [49] - 80% 的高管表示管理软件定义汽车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是阻碍进展的关键因素,77% 的高管指出缺乏软件开发工具和方法论是障碍 [54] 行动指南:如何重建基础设施和架构,成功开发软件定义汽车 - 为非差异化领域探索开源解决方案,推动中间件接口标准化 [57] - 借鉴其他行业经验,采用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使用数字模型和仿真技术,投资敏捷和 DevOps 实践 [59] - 结合云计算和 AI,加速软件开发,探索新型解决方案,测试优化软件配置,开发创新功能 [61] 案例研究:大众汽车集团构建自动化测试环境 - 大众汽车集团利用 Red Hat 技术创建混合模式测试环境,结合虚拟测试和实际测试,提高组件集成效率,引入自服务配置,将系统测试成本降低了 50% [63] 转变思维,实现软件定义文化 - 68% 的汽车行业高管表示软件定义汽车转型进展顺利,但预计在 2034 年之前,行业难以满足转型所需的人才 [67][68] - 74% 的受访高管表示组织的机械驱动模式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69] - 软件定义汽车集成要求高,缺乏复合型人才,69% 的高管认为软件定义汽车能力的内部建设至关重要,69% 的高管将软件技能短缺视作关键障碍 [69][70] - 与供应商生态系统合作可缩小差距,到 2035 年,车载技术领域内部能力将提高 18%,车外领域外包比例将提高 17% [72] - 57% 的高管认为生成式 AI 能帮助解决人才短缺问题,52% 的高管认为其在代码编写中有广阔应用前景,预计未来三年内将软件定义汽车软件开发生产力提高近 40% [72] 行动指南:如何转型为软件定义型组织,让创新蓬勃发展 - 打破组织壁垒,重组团队促进软件开发,开展知识共享和创新倡议 [76] - 构建强大的人机协作,利用数字劳动力培训员工,应用 AI 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安全性 [78] - 重构供应商生态系统,重新配置核心业务合作伙伴,与高质量、少数量的合作伙伴合作,剔除不利于转型的环节,与采用开源技术的合作伙伴合作 [80] 案例研究:诺博科技通过研发管理数字化平台赋能员工 - 诺博科技与 IBM 合作,采用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从传统手动流程管理向数字化管理的转变 [82] - 诺博科技推广 ELM 学习,优化系统流程,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确保合规性,提升全球竞争力,缩短数据更新和报告生成时间 [82] 研究方法 -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联合牛津经济研究院,在 2024 年第三季度对全球 9 个国家的 1,230 名汽车行业高管开展访谈式调研 [85] - 调查样本中,40% 为传统汽车和电动汽车制造商,40% 为汽车供应商,20% 为生态系统参与者 [85] - 受访者回答多种形式问题,内容涉及行业发展期望、成果、担忧和困难等,研究目标是探讨传统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如何转型为软件定义组织 [86] - 研究采用系列对比分析方法,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 < 0.05) [86]
汽车2035:软件定义时代的成功之道
2025-02-09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