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预计超3500亿且增幅超10%,渗透率低但人均消费金额增幅高,蕴藏巨大增长空间;市场竞争加剧,头部企业未形成绝对领先,新兴及跨境品牌有机会抢占份额;中国跨境电商进口崛起,营养保健品类在其中地位重要;抖音全球购成为跨境电商第三大渠道,发展迅速;不同细分赛道和消费群体呈现出不同特点和趋势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保健品市场机会分析 - 市场规模增长: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自2013年的993亿增长至2023年超3500亿,预计2025年超4300亿,年增长率超10% [15] - 增长空间大:中国各年龄段保健品渗透率远低于美国,人均消费额虽低但增长率超6%,远超其他国家 [18] - 渠道优势与挑战:电商渠道在保健品销售中占比增大,2023年占比直逼50%,销售额达1421亿,为跨境品牌带来机会同时竞争加剧 [21] - 电商渠道梯队:淘系以42%市占率占据保健品电商渠道第一梯队,京东和抖音以16%市占率位居第二梯队 [24] - 细分赛道占比:淘系维生素类占比最高,京东系婴童营养类占比最高 [27] - 机会市场:心脑血管、美容养颜、关节健康等细分市场为电商渠道机会市场 [30] 中国跨境进口保健品市场分析 - 用户规模:2023年中国跨境进口电商用户人数达1.88亿人,占电商用户约20% [35] - 保健品类地位:保健品类在跨境进口市场中占重要地位,天猫国际和京东国际中营养保健类表现突出 [38] - 进口额与地区:2023年中国跨境进口保健品进口额达67.4亿美元,美、日、澳、德为主要进口国 [41] - 跨境渠道更迭:跨境渠道中天猫国际居首,京东国际上升至第二,抖音全球购等成为主流渠道 [45] - 抖音全球购崛起:抖音日活用户超7亿,依托内容电商模式,抖音全球购销售热度和客单价上涨,2024年双十一大促多个跨境保健品品牌销售额破亿,膳食营养品类GMV同比增长204% [48][51][54] 中国跨境进口保健品消费者分析 - 主流消费者:跨境电商主流消费者为90后,年收入10 - 30万,抖音用户整体消费金额高于其他平台 [59] - 消费模式:消费者通过社媒了解产品/品牌,依托国内进口跨境电商平台下单,正品保障和价格优势是选择平台主要考虑因素 [62][65] - 消费群体:主要消费群体包括36 - 45岁一线城市女性(年消费3000元)、36 - 40岁一线城市男性(年消费4000元)以及“家庭健康守护者”(对保健品成分关注度高) [68][71][74] 跨境进口保健品细分市场分析 - 细分赛道占比:心脑血管营养品、口服美容、综合营养补充液、骨关节健康、肠胃健康五大细分赛道瓜分跨境进口保健品七成市场 [79] - 辅酶Q10市场:跨境辅酶Q10 CR2占比16%,普丽普莱占比第一;剂型以胶囊为主,占比近95%;销售主阵地不同,内容主阵地未形成;关注人群以一二线城市25 - 45岁女性为主 [86][89][92][97] - 胶原蛋白市场:跨境胶原蛋白CR3占比36%,BIOMENTA占比第一;剂型以口服液为主,占比47%;销售主阵地有差异,内容平台粉丝量小;关注人群以一线城市18 - 35岁女性为主 [103][106][109][112] - 氨糖市场:跨境氨糖头部品牌益节占42%市场份额;主流销售价格200 - 400元;益节在小红书非商业笔记占比近20%;关注人群以有一定经济实力18 - 35岁女性为主 [118][122][125][129]
2025年跨境进口保健品市场分析报告
2025-02-10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