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A股市场缩量震荡走强,科技板块持续活跃,两会前市场风格或仍以成长类+制造类为主,短期科技有胜率;转债市场建议预先建构配置池,采取哑铃策略;有友食品成长性优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4][6] 宏观策略 - A股成交额略收缩,除银行、食品饮料外全线上涨,沪指涨0.56%,创业板指涨0.44%,沪深300涨0.21%,中证500涨0.94%,计算机、传媒、商贸零售涨幅居前,电力设备、煤炭、公用事业下跌 [1][8] - 市场早盘受关税落地影响情绪小幅压制,后科技板块拉动情绪提升,处于政策、业绩、经济数据真空期,对政策预期强,资金活跃,小盘风格收益高于大盘,两会前科技部分板块轮动,风格或仍以成长类+制造类为主,短期科技有胜率 [1][8] - DeepSeek概念延续涨势,国内AI产业链加速,算力概念走强,脑机接口概念拉升;东风系、兵装系概念集体高开;旅游板块、传媒板块、房地产板块上涨 [1][8] 固收金工 转债市场 - 节前节后跨年阶段,美债收益率下探,日元升值,黄金创新高,前期推荐机会有所兑现;国内港股、A股表现不俗,转债市场普涨,高价领涨,中价、低价涨幅接近,光伏、锂电权重转债标的反弹中重要,转债估值有抬升空间 [2][9] - 后市建议保持合理乐观并谨慎,仓位适中,组合均价维持低位,采取哑铃策略,配置层面识别高评级低价标的瑕疵成分,临近年报季前建构配置池,年报利空释放后吸筹配置;交易层面围绕AI+、新材料等题材主线交易 [4][10] - 下周预测转债下修概率最大的前十名分别为帝欧转债、文科转债等;下周转债平价溢价率修复潜力最大的高评级、中低价前十名分别为大秦转债、中信转债等 [4][10] 资金利率与流动性 - 春节前资金利率抬升,节后回落带动短端和长端债券收益率下行,从五因素模型预测2月流动性情况,外汇占款环比增加约280亿元,对流动性有正面影响;公开市场操作预计2月传统逆回购和MLF净回笼,买断式逆回购驰援流动性;财政存款净增加约2000亿元,增加流动性缺口;M0环比减少约14000亿元,对流动性有正面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约增加800亿元;2月几乎不存在流动性缺口,央行降准降息或推迟至3月 [10][11] 美债收益率 - 节前节后跨年阶段美债收益率下探,十年期长端跌破4.5%,日元升值,黄金创新高,赚钱效应好,催化因素为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战略属性被识别和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催化海外风险资产重估 [2][9][12] - 美国2024年四季度GDP增速不及预期,12月PCE数据与预期持平,缓解通胀担忧;1月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以上,非制造业PMI下滑但仍在扩张区间;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低于预期,但上修前两月数据,劳动力市场相对稳定,美联储降息节奏或放缓 [12] - 美联储3月降息概率较上周下降,截至2月8日,Fedwatch预期2025年3月降息25bp的概率降至8.0%,5月再次降息可能性降至1.6% [13] 二级资本债 - 本周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无新发行二级资本债,截至2月7日存量余额43,617.75亿元无变化;周成交量约528亿元,较上周减少912亿元,成交量前三券为24建行二级资本债03BC、20民生银行二级、24工行二级资本债02BC;成交量前三地域为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 [14] - 5Y、7Y、10Y二级资本债中不同评级到期收益率较上周有不同程度涨跌;本周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整体不大,折价成交比例和幅度大于溢价成交,折价率前三为23沧州银行二级资本债01等,溢价率前二为21宁波银行二级01等 [14] 绿色债券 - 本周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无新发行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约0亿元,较上周减少79.74亿元;周成交额355亿元,较上周减少131亿元,成交量前三债券种类为非金公司信用债、金融机构债、利率债,3Y以下绿色债券成交量最高,成交量前三行业为金融、公用事业、交运设备,成交量前三地域为北京市、湖北省、广东省 [17] - 本周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整体不大,折价成交幅度小于溢价成交,折价成交比例大于溢价成交,折价率前三为25中燃气GN001(两新)等,溢价率前二为22万科GN001等 [17] 行业 有友食品 - 公司是休闲泡卤领军品牌,经历创业期、扩张期、探索期、启新期,2024年下半年新渠道取得重大突破,营收增长现拐点 [18] - 公司主营依赖单品,产品和销售区域集中,产品老化,成本上行拖累利润率,泡椒凤爪营收2021年达峰值,非泡椒凤爪产品占比提升;西南营收占比下降;毛利率2017年后回落,2024年鸡爪成本回落,毛利率、净利率触底回升 [18] - 2024Q1 - Q3营收同比增长16.8%,净利率触底回升,爆款新品脱骨鸭掌在会员制商超放量,积极拥抱新兴渠道,有望突破10亿元营收平台,开启新成长周期 [20]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收为12.0/16.0/18.4亿元,增速为25%/33%/15%;归母净利润为1.5/1.9/2.4亿元,增速为26%/33%/25%,对应PE为25/19/1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20]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212
东吴证券·2025-02-12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