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君宏观|低物价与稳汇率的破局:回归“巴-萨效应”
国泰君安·2025-02-14 10:03

理论基础 - “巴拉萨 - 萨缪尔森效应”指出两国实际汇率和通胀差异由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决定,静态上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物价和货币购买力高,动态上劳动生产率提升快则通胀和名义汇率升高[1] 中国现状 - 中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但面临低物价和稳汇率压力,原因是“生产率 - 工资 - 通胀 - 汇率”传导链条不畅[1] 传导阻滞原因 - 东亚国家劳动者报酬份额占比普遍低于西方国家,中国自2017年后劳动者报酬提升放缓,2021年下降,劳动生产率提升未更多分配到劳动者报酬[2] - 2010年后特别是2017年后,中国服务业工资增速明显低于制造业,工资从制造业向服务业传导不顺畅[2] 解决建议 - 社会保障和治理“内卷”可将生产率提升好处更多分配到劳动者报酬[2] - 补贴型财政下财政资金投向比规模重要,关键是形成“生产率 - 工资 - 通胀”传导链条[3] 风险提示 - 国际及历史经验与中国国情存在偏差,国际比较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