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217
东吴证券·2025-02-17 07:39

报告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在两会前处于政策、业绩、经济数据真空期,市场情绪活跃,主线有望朝着科技方向演绎,弹性高、有想象空间的小盘风格收益高于大盘,科技部分板块开始轮动,市场风格可能以成长类+制造类为主,同时年报披露期间业绩是关键点 [1][3][8][9] - 美国1月PPI超预期,PPI指引的1月PCE可能比CPI更温和,大选后美国企业资本开支意愿提高,还涉及关税与劳动生产率相关性、共和党预算决议、道琼斯指数编制问题等内容 [3][9] - 央企、国企、民企地产债受万科舆情影响程度不同,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可据此选择投资标的 [4][11] - 看好永信至诚作为网络靶场和数字风洞行业领跑者的优势地位,预计其后续业务保持较快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6][14] 宏观策略 市场缩量上涨,科技板块维持强势 - A股成交额较周三增加,多数板块回调,沪指、创业板指、沪深300、中证500有不同涨跌表现,行业层面部分板块有涨有跌,市场成交额有放量和缩量情况,北向、南向资金有不同成交和净买卖情况 [1][8] - 算力、DeepSeek概念方面,DeepSeek发布并开源DeepSeek - V3模型,国内多行业接入,加速AI产业链,提升算力层需求;华为云概念方面,华为推出昇腾DeepSeek大模型一体机;固态电池方面,长安汽车发布金钟罩固态电池;医药方面,高盛看好中国生物科技领域,部分药企有相关应用和合作 [1][8] - 周五大盘低开后震荡走高,科技股强势,题材股表现,云计算等领涨,部分板块略跌,市场情绪活跃,震荡上攻,主线在科技方向演绎 [1][8] 市场弱势震荡,向消费、周期板块轮动 - A股成交额较周三增加,多数板块回调,沪指、创业板指、沪深300、中证500有不同涨跌表现,行业层面部分板块有涨有跌,市场成交额放量,北向、南向资金有不同成交和净买卖情况 [1][3][8][9] - 影视股方面,《哪吒2》票房突破97亿,成为首部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20的亚洲电影;培育钻石方面,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大消费方面,上海发布政策推动经济回升;养殖方面,2024年多数上市猪企业绩改善;低空经济方面,举办相关大会;DeepSeek方面,发布并开源模型,多行业接入 [3][9] - 市场全天弱势震荡,食品等涨幅居前,TMT板块成交热度高,市场短期有分歧,强势板块调整,向低位板块轮动,市场情绪活跃,小幅调整后主线仍有望朝科技方向演绎 [3][9] PPI指引的1月美国PCE或比CPI更温和 - 美国1月CPI全面超预期,同比、环比及核心CPI均高于预期和前值,通胀“1月效应”和新季调因子有影响 [9] - 美国1月PPI同比+3.5%,预期+3.3%,前值上修,核心PPI同比+3.6%,预期+3.3%,前值上修,能源通缩似结束,PPI指引的1月PCE可能比CPI温和 [3][9] - 大选后美国企业普遍提高资本支出计划;NBER研究发现镀金时代美国关税水平与国内工业劳动生产率变动负相关;共和党提出预算决议草案,削减开支并减税,CRFB认为预算案债务占比假设偏乐观;道琼斯指数编制存在问题,2023 - 2024年落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超10个百分点 [9] 固收金工 哪些房企受万科舆情波及较多 - 央企地产债受万科舆情负面影响有限,适合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但舆情反转时可能有“踏空”损失 [4][11] - 国企地产债受影响程度高于央企,不同国企受冲击程度因个体资质而异,为中等及以上风险偏好投资者提供择券空间 [4][11] - 民企地产债受影响程度高于央国企,安全性和稳定性弱,适合高风险偏好投资者短期博弈,部分营运稳健民企值得中性风险偏好投资者在舆情平复后关注 [4][11] - 各央企地产公司债券价格变动有差异,部分龙头相对稳定,与万科业务模式接近的受影响稍大,个别有短暂涨跌后回调情况 [11] - 各国企地产公司债券价格波动幅度稍大于央企,部分保持稳定,部分有短暂涨跌后回调情况,反映国企内部主体安全性和稳健性差异略大于央企 [11] - 各民企地产公司债券价格多有波动,部分以震荡走势为主,个别总体平稳,投资者趋于理性,万科舆情未对地产债板块造成持续性负面冲击 [11][14] 行业推荐个股及其他点评 永信至诚(688244):网络靶场领跑者,打造数字风洞第二成长曲线 - 公司是数字安全测试评估赛道、网络靶场和人才建设领军者,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政企用户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市占率行业第一 [14] - 2022年11月推出「数字风洞」产品体系,基于独创理念和方法论构建,为政企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助力网络和数据安全工作 [14] - 依托“数字风洞”构建AI大模型风险管理机制,平台接入多个AI大模型API和开源模型,进行安全测评并发布报告,为多类主体提供服务 [14]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为3.95亿元、4.84亿元、5.87亿元,对应增速0%、23%、21%;归母净利润为0.37亿元、0.65亿元、0.99亿元,对应增速20%、75%、51%,对应EPS分别为0.37、0.64、0.97元,对应PE分别为111/63/4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