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3月拟公布的国内金融数据若继续下探,需警惕“春季躁动”行情结束;美国“滞胀”风险升温,或致经济“硬着陆” [1][12][13] - 港股年初“强势行情”源于“AI含量”高和分母端流动性改善,短期行情延续,中期盈利修复是关键,2025H2或迈入“牛市” [2][17][40] - 配置上拥抱“AI”,重视“资讯科技+可选消费”,推荐互联网龙头云基础设施等细分赛道 [3][55][56] 前期报告提要与市场聚焦 - 前期观点为构建AI图谱II,2月看好“春季躁动”,中长期看好光芯片等,短期聚焦Deep seek等 [1][12] - 当下市场聚焦1月M1同比增速回落的经济逻辑及投资启示、港股“强势行情”的驱动力等问题 [1][12] 策略观点及投资建议 3月拟公布的国内金融数据若继续下探,警惕“春季躁动”行情结束 - 1月M1同比增速新、旧口径均回落,“M1 - 短融”衡量的市场有效流动性回落,M2同比增速下行制约市场估值扩张 [12] - 数据走软或受春节效应扰动,经济修复持续性待察,需关注2 - 3月PMI生产、订单及M1数据 [12] - 美国“滞胀”风险升温,1月通胀远超预期、零售远低于预期,若降息受阻经济或“硬着陆” [13] 港股“强势行情”背后的本质驱动力与后市展望 开年至今,港股自身强势及显著跑赢A股的驱动力 - 2025年开年港股领跑全球,恒生科技等涨幅领先,AI相关行业领涨,红利类资产落后 [17] - 港股“AI含量”高且相关资产较A股更具“辨识度”,“狭义口径”和“广义口径”测算下均有体现 [18] - 港股市场分母端流动性驱动特征:南向资金大幅流入,内地M1增速回升产生“外溢效应”,港股“动量效应”吸引资金;“海外压力”缓和,外资小幅回流,部分空头平仓贡献上涨动力;科技类资产受内外资青睐,内资流入幅度更显著 [25][30][37] 向后看,港股市场的潜在空间 - 短期“春季躁动”行情或延续,但需留意3月国内经济、金融数据向差风险及海外风险 [40][41] - 中期估值贡献提升空间有限,盈利修复验证是关键,股权风险溢价进一步修复空间不大 [42] - 2025H2港股或迈入“牛市”,需对内地基本面修复更敏感,受益于外资布局人民币资产 [52] 配置思路:拥抱“AI”,重视“资讯科技+可选消费” - 综合景气和估值,可选消费、资讯科技、医疗保健板块有较强配置吸引力 [55] - 推荐互联网龙头为代表的云基础设施、“AI +”垂直领域应用、AI端侧、数据中心、算力基础设施相关硬件等细分赛道 [56][58] 市场表现回顾 市场回顾:国内宽基指数和海外权益指数均全面上涨 - A股本周(2.10 - 2.14)宽基指数、风格指数全面上涨,热点聚焦AI相关领域,传媒、计算机领涨,煤炭、国防军工领跌 [64][65] - 海外权益市场本周全面上涨,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德国DAX领涨 [66] - 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参半,NYMEX天然气、CBOT小麦领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LME镍领跌 [67] 市场估值:A股主要指数估值多数上调,海外权益指数估值仅英国富时下调 - A股主要宽基指数估值多数上调,上证50、深证成指领涨,创业板指下跌;风格指数中宁组合和大盘价值涨幅居前,茅指数下跌 [73] - 海外市场主要指数估值多数上调,恒生国企指数和恒生指数涨幅居前,英国富时下调明显 [73] - 各行业估值多数上涨,传媒和计算机领涨,煤炭、国防军工和石油石化略有回落 [73]
A股投资策略周报:港股“狂飙”背后:哪些驱动因子与A股不一样?
国金证券·2025-02-18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