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香港资本市场回顾 - 港交所进行多项制度改革,包括调整上市规则、优化审批流程、实施新增股份机制等[17][18] - IPO方面,2024年有70家公司上市,募资880.04亿港元,同比增长89.93%,全球排名第四,行业分布上TMT、医疗保健和消费行业占比较高[20][22][28] - 股权再融资方面,2024年再融资公司数量404家,同比增长15.76%,募资总额875.13亿港元,同比下降8.94%,行业分布前五的行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各有不同[36][41][47] - 二级市场上,2024年恒生科技、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均上涨,TMT行业领跑,仅27%的港股跑赢大盘,成交额逆转连续3年下跌趋势,港股通持仓显著增长,回购和分红情况良好[65][71][74][80][85][88] 分子端现状及趋势 -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促使中概股回流港股,主要通过二次上市和双重主要上市两种方式,赴港上市中概股多选择双重主要上市,行业分布以服务业为主[92][95][96] - 中资股是港股上市公司的主要构成,截至2024年7月,中资股市值占港股总市值比例为78.36%[106] 分母端现状及趋势 - 港股长期流动性看HIBOR,短期流动性看利差,南向资金影响力提升,截至2025年1月,港股通持股数占比13.41%,持股市值占比10.10%,2014年来港股通成交金额占比稳定提升至45.69%,2024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8千亿港元[1][22] - 港股风险偏好指数能有效前瞻风险溢价,与恒生指数相关性良好[1] 港股2025年展望 - 政策驱动下国内外分子端修复,中国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发力,全球经济基本面变好,对港股出口和科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1] - 分母端压力仍大,但缓解程度或超预期,美国利率已进入降息周期,中期不宜高估特朗普减税政策带来的通胀风险[1]
港股分析框架与2025年行情展望
东北证券·2025-02-18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