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将迎来AI应用快速发展和算力扩容,通信行业景气度高,技术变革是看点,关注AEC铜缆、CPO研发量产和国内低轨卫星组网投资机会 [1] - AI应用发展推动通信技术变革,AEC铜缆和CPO是2025年产业方向,我国低轨卫星星座有望2025年完成组网,应用空间广阔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通信板块整体表现亮眼,行业转型成效显现 - 2024年通信行业指数涨幅领先,跑赢核心宽基指数,通信(申万)指数累计涨幅28.82%,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列第3位,跑赢传媒、计算机、电子等 [9] - 2024年通信行业景气度回暖,整体持仓比例明显提升,2024Q4行业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重仓市值为4.66%,相较2021年年报提升3.68pct [10] 运营商营收稳定,业务稳定发展 - 三大运营商营收持续稳定,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营收分别为7,914.58亿元、3,919.68亿元、2,901.2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5%、2.99%、2.8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8.81亿元、292.99亿元、83.3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1%、8.1%、10.0% [13] 算力需求加速增长,行业迎来新机遇 下游总需求:电信业务保持平稳,新兴业务持续高增 - 2024年1 - 10月电信业务总量和收入保持稳步增长,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535亿元,同比增长2.6%,按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4% [18] - 2024年1 - 10月三大运营商新兴业务收入增速回落,总体增速接近电信业务收入,共完成业务收入3583亿元,同比增长8.9%,占电信业务收入的24.7%,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2.1个百分点 [20] 用户数:5G套餐用户数不断增加,蜂窝物联网规模持续扩大 - 2024年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数和5G套餐用户数均增加,截至2024年11月末,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682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0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8亿户 [22] - 截至2024年10月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6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204万户,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达2.03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020万户,占总用户数的30.4%,占比较上年末提升4.7个百分点 [24] - 截至2024年10月末,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6.3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9亿户 [27] ARPU值:稳定维持高位,预期继续平稳增长 - 2024年前10个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2766亿GB,同比增长12.3%,10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19.2GB/户·月,同比增长7.6% [28] 主线一:人工智能加速算力基建建设,新技术变革带来新增长 人工智能算力加速发展,推动数据中心需求增长 - 受新业态带动,未来3年全国在建及拟建智算中心资源规模至少为2023年底投产规模的五倍,增量算力规模约770EFLOPS(FP16),折合市场投资超5000亿元,国内智算中心未来5年预计年复合增速不低于30% [33] CPO是下一代光互联技术的星辰大海 - 英伟达交换机迭代提速,配套光模块速率需求不断提升,预计2026年发布的Spectrum - X1600对应光模块端口速率有望升级到1.6T [38] - 台积电COUPE或解决硅光技术难题,CPO有望缩短光信号输入和运算单元间的电学互连长度,减少信号损耗 [39][43] - 国外龙头领跑CPO研发,国内企业加速追赶,国内企业起步晚,暂无CPO产品推向市场,主要集中在400G、800G硅光模块 [46] - CPO产业链不断完善,包括上游设计等环节、中游制造和封装测试、下游人工智能等应用 [48] 铜连接产业落地逐步推进 - 数据中心网络需求增加,高速铜缆方案升级,高速无源铜缆、有源铜缆、AEC、AOC等为数据中心网络提供多样解决方案 [53] - 随着以太网速率升级,DAC速率加速演进,高速线缆销售额有望翻倍,到2028年达到28亿美元,预计2024 - 2028年DAC销售额将以2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56][57] 主线二:空天地一体化,低轨卫星加速落地 - 卫星通信是6G重要角色,具有覆盖区域广等优势,国内低轨卫星星座包括“国家队”星网计划等,2024年是中国低轨卫星发射组网元年 [62][63][66]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基地首发完成,超级工厂建设加快,力争明年底实现可重复火箭发射,2025年实现卫星“出厂即发射” [67] - 卫星通信走向大众,消费级应用打开市场空间,后续有望成为手机必备功能 [69] - 低轨卫星资源稀缺,美国发射进度领先,卫星通信产业链由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组成 [70][7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光芯片/器件(源杰科技、天孚通信、太辰光),交换机(盛科通信、锐捷网络),IDC(润泽科技、科华数据),铜连接(沃尔核材、神宇股份、瑞可达),卫星通信领域(中国卫星、上海瀚讯、震有科技、超捷股份) [3] - 建议关注光模块行业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光学元器件太辰光、天孚通信,国产以太网交换机产业链厂商盛科通信等,光器件凌云光、光迅科技,国产算力产业链中IDC润泽科技等、液冷英维克等 [52] - 建议关注沃尔核材、瑞可达、鼎通科技等 [60] - 建议关注星端通信载荷供应商信科移动等,G60产业链上海瀚讯,超级工厂建设相关思科瑞、中国卫星等 [76]
通信行业2025年度策略:聚焦通信技术变革
中银证券·2025-02-18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