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池行业过去一年动荡,需求波动、挑战升级,中国产能过剩给西方市场带来压力 [11] - 降低成本是当前电池市场主导主题,可持续性、技术性能、竞争力和创新是行业关注重点 [17] - 不同电池材料、生产、产品性能等环节面临不同挑战和机遇,需各方采取相应策略应对 [21][22][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与介绍 - 电池行业过去一年动荡,新进入者生产爬坡困难,中国产能过剩给西方市场带来压力 [11] - 报告沿电池价值链分析,涵盖可持续性、技术、竞争力和创新等方面,各章有简要总结和战略启示 [13] 总体市场观点 - 降低成本是当前电池市场主导主题,可持续性目标可通过多种优化手段实现,技术发展注重成本与性能平衡,市场竞争激烈,创新技术有望塑造未来市场 [17][18][19][20] - 监管者应提供本地激励措施;电池制造商需重新评估扩张计划,整合新技术;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要降低成本,采用新技术;投资者需确保有稳定的承购协议,投资低成本、灵活技术的目标 [21][22][24][26] - 2023年成本上升使可持续性优先级下降,但欧洲行业仍在努力实现长期碳排放目标,通过多种手段可实现碳足迹降低目标,但存在供应安全风险和其他环境挑战 [28][32][37] - 近期电池应用注重降低成本,LFP及相关技术市场份额有望增加,但也存在局限性,不同电池化学需求变化影响整个价值链 [41][43][53] - 中国电池市场产能过剩,低价出口给欧美市场带来压力,市场需求波动和产能过剩影响竞争力,欧美采取不同保护措施,中国电池在欧盟仍有成本优势,创新对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 [58][59][74][81][83] - 低阴极化学、硅阳极材料、工艺改进、干涂层、单周期形成、减少老化和电池到包装技术等创新有望降低成本、能耗和排放,但大多依赖外部因素 [87][90][94][96][97] 电池材料 - 电动汽车销售放缓给电池材料供应链带来压力,未来供应可能紧张,推动了新创新,可持续性方面可通过优化价值链降低碳足迹,技术上不同阴极化学针对不同市场细分,阳极化学关注硅阳极技术,竞争力受电动汽车采用率下降影响,创新集中在LMFP、硅阳极和固态电池 [100][101] - 监管者应促进新兴技术发展,提供稳定监管框架;电池制造商和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需保持弹性价值链,产品组合多样化;投资者需确保投资的成本优势,警惕供应缺口风险 [102][104][105] - 优化电池材料价值链可大幅降低碳足迹,关键在于阴极活性材料、阳极材料、其他电池材料、二次效应和运输等方面 [106][107] - 锂离子电池市场主要由镍基和L(M)FP化学主导,不同化学适用于不同市场细分,钠离子电池在某些领域挑战锂离子电池,阳极化学改进集中在硅阳极技术 [112][113][119][121] - 电动汽车采用率下降导致电池材料需求波动,价格下跌给矿商和精炼商带来压力,供应可能收紧,电池参与者需建立弹性供应链 [123][124][133] - 创新集中在LMFP和富锰阴极、硅阳极和固态电池,这些技术有望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但面临技术挑战 [137][138][142][148] 电池生产 - 欧洲通过创新生产工艺、优化效率和采用可再生能源来解决可持续性和竞争力问题,但在扩大创新规模、确保人才和减少依赖方面仍面临挑战 [156] - 监管者应激励可再生能源采用,设定碳中和目标,解决技能差距;电池制造商应优先采用创新技术,提高整体设备效率;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应与电池制造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投资者应关注能有效缩小技能差距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公司 [160][163][164][170] - 可持续电池生产面临成本、能源需求和废物管理挑战,激光干燥和干涂层等创新可降低能源需求和成本,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优化废物管理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166][171][172][173][174] - 优化电池生产技术需关注降低周期时间、提高整体设备效率、减少废品率和早期缺陷检测等关键指标,实时跨过程控制系统对新制造商至关重要,质量控制和废物减少策略可降低生产成本 [175][176][177][178] - 全球电池生产市场由亚洲公司主导,欧洲和美国公司正在增加产能,欧洲制造商注重可持续性、质量和创新,与亚洲和美国公司形成差异化竞争,但面临人才竞争和市场挑战 [179][182][183] - 激光干燥、干涂层、跨过程控制系统和自适应电池形成等创新有望提高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但扩大规模面临挑战,全固态电池是下一代电池的发展方向 [189][190][194] 产品性能 - 电动汽车采用受成本节约和环境效益驱动,但仍面临成本、充电和电池安全等挑战,电池技术、替代化学和设计管理系统创新对提高性能、竞争力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198] - 监管者应支持快速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实施电池生命周期可持续性标准,更新安全标准,平衡关税政策;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应多样化产品,提高安全性能,采用先进材料和技术;
2024-2025年电池产业监测报告:市场发展概述及价值链的战略选择(英文版)
罗兰贝格·2025-02-19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