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3全球企业服务科技50
亿欧·2025-02-19 19: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企业服务行业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反映全球企业办公生产习惯转变与降本增效需求,未来会有更多企业服务商诞生 [9][10] - 美国企业服务行业全维度领先,为中国市场提供参考借鉴,中美市场在成熟度、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需求不同 [60][70][71] - 中国企业服务行业发展需丰富产品矩阵、精准切入刚需、做高客单价产品,部分公司可突围海外获取增量 [63][65][66][68] 各部分内容总结 企业服务的定义与分类 - 企业服务指企业为其他企业提供的服务,等同于B2B类型服务,可分为外包型、平台型与租用型,三者在多领域存在差异 [13] - 外包型客制化程度高、客单价高、复杂程度较高;平台型客制化程度相对低,价格低;租用型客制化程度最低,业务模式复杂、服务半径大,会与其余两者嵌套 [13] 行业背景与环境 全球情况 - 企业服务行业在独角兽公司排行中占比高,北美洲、亚洲、欧洲的独角兽公司数量排名依次递减,说明该行业是当下火热赛道 [21] - 2021年企业服务全球市场规模接近2万亿美元,2022 - 2026年CAGR约8.7% [22] - 新时代企业服务公司依托数智化浪潮迎来创业黄金时代,ChatGPT体现AI领域企业服务行业实力,中美的算法能力与风向决定行业未来 [24] 美国情况 -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企业服务行业多领域高度发达,催生第一批跨国企服公司,拥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26] - 美国企业服务行业发展领先且不断创新,得益于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先进科技,政府制定有利政策,科技确保后续发展动力 [27][28] - 美国企业服务发展历经专业化、综合化、国际化、数字化、云计算阶段 [31] 中国情况 - 政府加强“新基建”建设,重视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软件发展,颁布政策法规扶植产业 [33] - 经济环境上,改革开放使企业服务行业潜在付费主体增加,人力成本上升增加企业降本增效需求和付费意愿 [34] - 社会层面,互联网发展和人口红利消失使资本关注B端业务,工程师红利释放,疫情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35] - 科技技术上,中国与相关领域“先行者”差距减小,本土企业服务公司抢占部分市场,新技术将推动行业变革 [36] - 中国企业服务发展历经IT服务、垂直领域、多元化阶段 [38] 全球企业服务科技榜单 筛选标准 - 采用定量和定性标准,定量关注公司成立时间(2013年后成立)与估值(不低于一亿美金),定性结合行业趋势、公司潜力等因素 [41] 榜单特点 - 上榜企业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利用先进技术提供解决方案,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受投资者关注 [43] 榜单分析 - 国际背景:企业服务行业数智化初期,公司着眼于云计算等领域,疫情加速企业对线上协同办公与降本的需求 [50] - 行业分布:办公/生产管理占比最高,网络安全占比22%且成立时间多在2019年后、多获C轮融资,美国AI领域有“高潜力”势力,中国有“出海型”企业服务公司 [53][54] - 聚焦中国:北京、上海、广东三地企业服务科技公司最多,原因是经济发达、科研储备完善,吸引外资流入带来技术人才和先进理念 [55][57] - 融资轮次:《全球企业服务科技50》榜单中有14家中国公司入选,C轮相关公司数量最多,行业在中国仍处于相对前期阶段 [57] 中美市场的区别与展望 中美市场区别 - 2022年企业服务行业投融资活动减少,美国头部公司市值波动不大,中国公司表现较弱,港股和美股上市的中国SaaS公司估值受地缘政治和业绩影响重挫 [61] - 美国企业管理理念和流程成熟,促进现代数字化管理工具诞生;中国民营企业历史短,管理成熟度和经验不足,对企业服务行业本土化和产品创新要求高 [70] - 美国以第三产业为支柱,对信息流通和安全需求大,愿意投入资金购买管理工具;中国以实体产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多,对高成本管理工具接受度和支付能力有限 [71] 中国企业服务行业发展要素 - 丰富和完善产品矩阵,形成协同效应,构建竞争护城河,如Zoom因产品矩阵不完善失去市场份额 [63] - 产品推出初期精准切入刚需,如美国企业的“刚需”为IT类基础设施,相关企业在经济下行期仍能保持增速 [65] - 面向大客户,做高客单价产品,加入业务税模式,但需掌握平衡,避免伤害业务 [66] 突围海外获取增量 - 中国企业服务行业前期受软件行业积累浅影响,2015年后互联网巨头入场推动发展,但因适应客户需求难诞生垄断巨头,国内市场“内卷”,可开拓海外市场 [68] - 东南亚市场发展路径与中国相似,有潜力,可作为试点打磨产品;欧美市场准入门槛高,适合团队配置国际化、产品灵活的企业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