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巨子生物的三大预期差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6][4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巨子生物大单品胶原棒未触顶,在多重压力下有望突破重围,其深耕胶原蛋白领域,在成分市场占优,新品完善产品布局、医疗机构渠道优势和III类械品获批利好长线发展,上调24 - 26年营收和净利润预测,并维持“买入”评级 [6][4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与恒生指数对比,巨子生物1M、2M、3M绝对涨幅分别为5.37%、7.46%、1.98%,相对涨幅分别为5.53%、2.68%、4.53% [4] 主要财务数据及预测 |指标|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364|3524|5379|6951|8790| |(+/-)YOY(%)|52.30%|49.05%|52.64%|29.23%|26.45%| |净利润(百万元)|1002|1452|2060|2609|3213| |(+/-)YOY(%)|21.00%|44.88%|41.88%|26.65%|23.17%| |全面摊薄EPS(元)|0.97|1.41|2.00|2.54|3.13| |毛利率(%)|84.39%|83.63%|82.48%|81.83%|80.75%| |净资产收益率(%)|35.36%|33.28%|38.96%|40.26%|40.22%|[5] 预期差一:胶原蛋白成分红利仍在起步阶段 - 可复美胶原棒2023年天猫+抖音双渠道GMV达9亿,占比超40%,销售量200万件,2024年销售额近24亿,销售量529万件;对比其他品牌产品,部分观点担忧胶原棒产品提升空间有限 [6][7] - 比较护肤热门成分,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体现增长潜力,动物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分别处于应用爆发期和概念普及期、未及成熟期,重组胶原蛋白仍处于起步阶段,成分开发潜力巨大 [8] - 胶原蛋白成分市场仍处于成长期,远未到成熟期,相比于玻尿酸、胜肽等成分仍有较大空间,巨子生物作为胶原蛋白市场龙头,有望跟随成分热度持续扩容 [6][9] 预期差二:新品表现超预期,接力胶原次抛 - 市场认为可复美产品结构单一,收入增长长期依赖爆品胶原棒,暂无新爆品面世、后续增长乏力 [6][12] - 对比珀莱雅大单品长线爬坡周期,焦点面霜处于起步阶段,仅推出9个月便实现线上2.77亿GMV,24年10月单月GMV突破1亿,月均GMV贡献约8%,24年表现超预期 [18] - 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可丽金24年不断推新,完善新品布局、培育后续品牌增长空间 [6][18] 预期差三:医美市场后进入者,但空白点多、空间大 - 锦波生物在医疗器械领域深耕多年,是国内医美企业领头者,尽显先发者优势及强劲实力 [23] - 巨子生物加速布局III类医疗器械,旗下产品注射用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获优先审批,获骨修复材料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26] - 巨子生物具备四款医美新品储备,涵盖多适应症,有望凭借全面适应症布局、快速获批节奏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30] - 胶原蛋白应用从医美走向严肃医疗,在骨修复与可吸收生物膜有巨大拓展空间,巨子生物渠道优势助力新医美产品迅速放量 [6][31][3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上调24 - 26年营收至53.79/69.51/87.90亿元(原为50.27/65.72/81.92亿),上调净利润至20.60/26.09/32.13亿(原为19.53/25.47/31.65亿),同比增速为41.88%/26.65%/23.17%,对应PE为27.60X/21.79X/17.69X,维持“买入”评级 [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