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野村东方国际-观他山之石-论小米对白电冲击几何-AI-纪要
野村·2025-02-21 10: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大家电业务靠爆款产品和性价比策略抢占市场份额,线上强线下弱,部分品类对传统龙头威胁不大,未来空调线上份额或提升,冲击线上渠道,传统企业有应对策略 [1][2][3] - 艾力斯维亚与小米策略相似,通过材质创新、反向定价等取得成功,有优劣势,在日本市场份额渐升 [6][7][9] - 爱丽家居与小米家电业务有相似点和不同点,小米与副牌竞争有品牌优势 [16][17][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小米在2024年家电市场表现及特点 - 2024年小米在国内家电市场逆势高增长,空调线上零售额跻身前三,大家电业务增速快于IOT和生活消费品板块,线上强线下弱 [2] 小米大家电业务产品策略与渠道特点 - 靠爆款产品和性价比策略抢占份额,线上第一大单品占比高于传统企业,主打性价比,通过压缩利润实现低价竞争 [1][3] - 虽有超1.3万家专卖店,但直营店少且多在乡镇,对经销商返利小,线下份额低 [4] 小米其他家电品类竞争力 - 除空调外,其他品类对传统龙头威胁不大,在基础功能需求高、品牌依赖度低品类有优势,在技术创新要求高的品类竞争力不足 [5] 艾力斯维亚公司发展历程及与小米策略相似处 - 从塑料制品转型多领域,2017年进入空调,2019年完成冰洗彩布局,2023年家电营收约1500亿日元,占比近60%,利润率8 - 10% [6] - 与小米均采取高性价比策略,通过材质创新降成本,用少量SKU覆盖关键类别 [6] 艾力斯维亚公司在日本市场成功原因 - 通过材质创新降成本,推动LED照明普及并扩展品类,与家居中心关系好,注重成本控制和渠道维护 [7] 艾力斯在日本家电市场渠道分布 - 家电产品主要通过家居中心和线上电商销售,专卖连锁店占日本家电零售60%市场份额,艾力斯在该渠道占30%左右,71%销售来自另两渠道 [8] 艾力斯定价策略与传统家电企业不同 - 采用基于市场均价的反向定价策略,先定均价再让步,保留利润减去费用得成本,新品利润率约10% [9] 艾力斯近年来在日本市场表现 - 份额逐渐提升,中央空调零售量份额提升0.5个百分点,节能性仅次于松下 [10] 艾力斯通过新品研发和供应链管理实现高利润率 - 重视新品研发,基于痛点优化升级,通过功能组合和设计满足需求,快速开发新品,60%营收来自三年内新产品,选择国内巨头代工降成本 [11] 艾力斯相较于传统日企优势和劣势 - 优势是开发会议效率高、有线上电商和仓储物流、注重痛点、反向定价保利润 [12] - 劣势是品牌认知度低,空调零售量份额仅1.5% - 1.6% [12] 某品牌在品牌认知度和信赖度方面表现 - 在家电领域品牌认知度和信赖度低,与领先品牌差距大,信赖度低于大金,在大家电市场有劣势 [13] 该品牌被消费者认可的优势 - 性价比产品定位和新品研发获认可,产品价格便宜,新品基于解决痛点设计 [14] 该公司实现低价与高利润兼顾方式 - 通过减少1 - 2个功能降低成本,与松下产品比有价格优势 [15] 爱丽家居与小米在家电业务相似点和不同点 - 相似点是进入饱和市场选空调品类、高性价比定位、线下渠道弱 [16] - 不同点是爱丽家居优化功能实现高性价比,小米压缩渠道和供应商利润,小米有粉丝经济基础,面临更多传统企业竞争 [16][17] 小米与华凌、统帅等副牌竞争情况 - 小米价格无明显优势,靠品牌影响力抢占副牌市场份额,2024年上半年家电市场性价比趋势下,副牌失份额 [18] 小米对线上渠道未来可能影响 - 小米低价竞争可能使国内厂商拓宽主品牌价格带或加大副采资源投入,导致线上渠道营业利润率下降,以价换量效果不确定 [19] 小米在线下渠道面临挑战及未来布局方向 - 短期内或优化产品结构补中高端布局,但大家电品类露出率低,需时间适应线下需求结构 [20][21] 小米对家电市场线上和线下渠道影响 - 对线下扰动少,对线上影响大,复购高、依赖线上的品牌通过加大副品牌投入或推性价比款应对,盈利能力受扰动,销量增长情况不确定 [22] 未来小米空调销量预测及其市场份额看法 - 未来年均销量可能达1100 - 1200万台,2024年已达740万台,线上渠道将占12% - 13%甚至更高份额,居第三位 [23] 传统家电企业应对小米市场冲击方式 - 副品牌占主品牌比重低的企业受冲击小,通过主副牌应对,对线上渠道影响不大;线上主品牌占比低、副牌与主品牌差距不大的企业,线上渠道利润率或受影响 [24][25] 小米在国内空调市场潜力评估 - 预计年均销量达1100 - 1200万台,若实现相当于格力、美的线上销售总量60%左右,将扩大市场份额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