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指数关注的6个子行业三分之二录得正收益表现一般;2011 - 2019年中国年化医疗通胀率为10.7%,2019 - 2022年受疫情影响降至3.5%,2023年达18.7%,预计2024及2025年回落至约8% [2][3] 分组1:医疗新观察 - 2011 - 2019年中国年化医疗通胀率10.7%,2019 - 2022年因疫情降至3.5%,2023年就医秩序恢复,医疗通胀达18.7% [7] - 就医次均费用和使用频次影响医疗通胀;2016 - 2023年门诊次均费用年化涨5 - 6%,2016 - 2021年住院次均费用上涨,2021年后呈下降趋势,2024年门诊次均费用或首降 [7] - 2020 - 2022年门诊和住院使用率下滑,2023年反弹,2016 - 2023年整体呈缓慢增长趋势且预计持续 [8] - 综合考虑就医次均费用和使用频次变化,预计2024及2025年医疗通胀回落至约8% [8] 分组2:医药板块行情回顾(2.17—2.21) - 重点关注申万一级行业医药生物下6个二级行业;涨幅前二为医疗服务(+9.28%)和化学制药(+2.38%),后二为医药商业(-2.27%)和中药Ⅱ(-2.97%) [9] - 本周估值前二为化学制药(64.34倍)、医疗服务(50.35倍),后二为中药Ⅱ(27.04倍)、医药商业(19.79倍) [9] - 关注医药生物中iFinD三级和申万三级相关指数;涨幅前三为医疗研发外包(+11.30%)、医疗服务(+6.43%)、医院(+5.59%) [13] - 估值排名前三为其他生物制品(78.67倍)、化学制剂(72.26倍)、医院(58.81倍) [13] 分组3:医疗产业热点跟踪 “稳外资20条”加大引资稳资力度 - 2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将扩大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完善医药领域开放政策等 [16] - 2024年9月明确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生物技术领域允许外资在多地开展相关业务,独资医院领域允许多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18] - 上海已有外资申请设立外商独资医院,12家外资企业开展人体干细胞等技术开发和应用试点 [18] - 202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降,但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98.7%;2025年1月医药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68.4% [19] 国家药监局支持创新药和高质量仿制药研发 -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强调重视创新药研发和对外合作,将优化审评审批流程,支持原研药引进,引导国内企业加大研发 [20] 特朗普要求制药商将生产转移到美国 - 特朗普警告制药商关税将至,要求加快将海外制造业务转移到美国,其曾指责制药公司药品价格问题 [21][24] - 特朗普重申美国处方药价格过高,相关部门正考虑降低药价 [24]
消费与医疗周报:中国医疗通胀情况跟踪
华福证券·2025-02-24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