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工程师红利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北交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平台,聚集“专精特新”企业,充分受益于工程师红利释放,其上市企业多集中在与工程师红利匹配度高的前沿领域,通过筛选具有显著工程师红利特征的公司,可挖掘潜在投资机会 [3][10][24] 高研发投入驱动技术突破,中国工程师红利的突破 - 2000 - 2020年中国工程师规模迅速扩大,总量从521.0万人增至1765.3万人,增长约2.4倍,年均增速6.3%,占劳动力比重从0.71%升至2.23% [10] - 中国工程师规模庞大居世界首位,2020年科学家与工程师总量是欧盟的1.2倍、美国的2.6倍等,但占劳动力比重远低于发达经济体 [13] - 中国工程师具有年轻化、中低收入人群占比较高等特点,既具“工程师红利”潜在优势,也存在差距,规模和质量有提升空间 [17] - 工程师红利释放推动医疗行业创新发展,医药企业研发投入长周期对绩效有积极作用 [19] - 2024年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榜单中,中国以26个科技集群数量排名第一,彰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工程师红利释放奠定基础 [23] 高学历人才集聚,研发投入驱动北交所公司创新增长 北交所上市公司本科学历员工占比20%,约35.6%公司有博士学历 - 北交所264家上市公司中,94家有博士学位员工,占比约35.6%,星图测控硕博学历员工占比44%居首 [27] - 医药生物行业67%的企业有博士学历员工,化工新材料行业约48%的企业配备博士人才 [28] - 近一半北交所公司本科学历员工占比在20%以上,路桥信息、艾融软件、青矩技术本科学历员工占比超80% [31][34] - 北交所大部分公司硕博学历人员占比相对较低,205家公司硕博学历人员占比不足5% [36] 研发投入上,科创板第一、北交所紧随其后具有优势 - 从资本市场整体看,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领先,北交所紧随其后,彰显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特征 [39] - 北交所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呈“金字塔”型,高强度研发投入企业多为医药生物和科技企业,中等强度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化工新材料等,超半数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低于5% [42] - 康乐卫士、诺思兰德、创远信科等企业研发投入占比突出,且部分企业在保持高研发投入同时实现技术成果商业化转化 [46] 北交所多数公司研发人员占比集中在10% - 20%区间 - 155家北交所公司研发人员占比集中在10% - 20%区间,63家分布在20% - 50%的较高区间 [49] - 研发人员占比排名前十企业主要集中于TMT行业与高端制造行业,云创数据以71.50%的研发人员占比位居榜首 [52] 北交所工程师红利核心受益公司 - 基于核心指标筛选出40家具有显著工程师红利特征的北交所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在研发人员占比、研发投入强度、高端人才储备方面优势明显 [55] - 结合行业分布、估值水平与研发实力,从40家公司中筛选出20家具备投资价值的公司 [58]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投资新蓝海:工程师红利加速释放下的高研发密度企业超额收益逻辑
开源证券·2025-02-27 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