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共卫生:脑炎全球威胁,趋势和公众健康影响
WHO·2025-02-27 14: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脑炎是严重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在全球造成高死亡率和严重长期后遗症,2021年是5岁以下儿童神经系统健康损失第四大原因、所有年龄段第13大原因,负担约500万DALYs,经济负担重 [23] - 脑炎病因多样难确定,部分可预防治疗,但多数无特定疗法,强调预防重要性,所有类型都需快速评估、诊断和治疗 [25] - 脑炎综合性护理需全民健康保险提供系列服务,加强卫生系统,人口层面需监控系统、诊断能力和针对性公共卫生措施 [30] - 流行性脑炎在低中等收入国家影响不均,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多个世卫组织倡议支持脑部感染工作,本简报聚焦脑炎威胁及相关差距和影响 [31][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2021年超8万人死于脑炎,高达50%患者有长期后遗症,美国2010年脑炎住院费用约20亿美元,瑞典2019年蜱传播性脑炎疾病和死亡总成本超2300万欧元,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脑炎也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23] - 脑炎病因包括感染和自身免疫,难以确定,蚊媒传播虫媒病毒将纳入世卫组织应对新兴威胁模块,单纯疱疹病毒是常见病因,亚洲日本脑炎病毒与大量病例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逐渐被认可 [25] - 脑炎后果严重,需社区综合支持,综合性护理需全民健康保险服务和加强卫生系统,人口层面需监控和公共卫生措施 [30] - 流行性脑炎在低中等收入国家影响不均,世卫组织相关倡议支持脑部感染工作,本简报聚焦脑炎威胁、趋势、诊断治疗护理差距及公共卫生影响,目标受众包括政策制定者等 [31][32][33] 方法 - 本技术简报基于世卫组织委托审查证据和相关会议议题,采用综合症方法而非特定病原体方法,大部分指导意见适用于其他可能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但具体病原体建议超出范围 [38] - 简报遵循IGAP战略目标框架,涵盖脑炎诊断、治疗、护理、监测、预防、研究及倡导意识提升等内容 [39]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照护路径 - 改善脑炎患者状况需以人为本、协调一致医疗体系,确保诊断、治疗和护理有效及时响应,整合初级和急性医疗服务是推进全民健康覆盖核心,卫生系统有效性取决于一线工作者能力,脑炎服务在国家方案中常被遗漏 [45][46][47] - 脑炎患者需协调的健康和社会护理后续治疗,康复应尽早纳入护理路径 [50] - 关键行动包括开发基于证据的协调医疗和社会服务途径,产生证据并开发地区适应性工具支持综合护理服务项目 [53][54] 诊断 - 全球脑炎诊断挑战导致识别和治疗延迟,资源匮乏环境预后更差,诊断需早期临床识别、腰椎穿刺和额外检查,脑脊液检测重要,但许多国家部分怀疑脑部感染患者未接受腰椎穿刺,特定病原体和自身抗体检测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不可用,缺乏其他诊断技术 [55][56] - 检测和预防突发传染病存在诊断差距,亚洲儿童诊断策略从可治疗病因开始探索,早期临床认识和专业知识有限,鉴别诊断有挑战性,标准化临床病例定义被提出,部分国家有脑炎指南,全健康工作队伍需持续培训 [60][61][63] - 关键诊断步骤包括通过教育实现早期临床识别,提高腰椎穿刺接受度和可及性,使用标准化指南和世卫组织基本诊断名单,培训领导者实施实验室检测改进,建立MRI和EEG产能,与行业合作促进新型诊断试剂开发 [64][65] 治疗 - 脑炎患者通常需在重症监护或监护病房护理,但很少有国家有专门神经科单位,药物治疗费用、供应和分销链等问题限制药物获取 [66][67] - 医院治疗包括一般支持性措施、特异性治疗和并发症治疗,自身免疫性脑炎有标准治疗方案,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清单与实际可用性存在差距,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患者难获得或负担得起药物,自付费用对个人和家庭可能是毁灭性的 [69][70][75] - 关键治疗措施包括将相关药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清单和标准化治疗方案,在全民健康保险计划中包括脑炎治疗,利用和扩展监控系统,将药品可用性和可负担性与卫生工作队伍培训相结合 [72][73][74] 关怀 - 脑炎常见后遗症包括发育迟缓等,检测需专门评估,WHO心理健康差距行动计划提供癫痫管理建议 [79][80] - 脑炎后许多人需终身帮助,照顾者面临多种挑战,支持网络和姑息护理、悲伤咨询服务重要 [81] - 关键个人及照顾者支持行动包括提供社区资源信息,发展或加强保护照顾者机制 [82][83] 社会保护与福利 - 脑炎影响就业和独立生活,需全面方法包括社会保护和福利,部分国家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经济和居住护理支持,但需大量投资和政治承诺 [84] - 脑部感染后遗症患者社会支持机制缺失,WHO呼吁促进残疾人健康公平 [85] - 关键行动包括制定财务和社会保护机制,研究社会经济影响和干预措施有效性,绘制服务及支持系统地图并开展差距分析 [86][87] 康复 - 全球康复需求未满足,低中等收入国家部分患者未接受康复治疗,脑炎患者医疗服务不充分,归因于康复服务发展不足和社区服务缺乏 [89] - 关键康复措施包括将康复纳入规划优先事项等,培训卫生专业人员推荐康复服务,利用现有支持资源补充治疗和康复 [90][91] 跨学科工作团队 - 诊断和治疗脑炎需多学科协作,但脑炎负担重的地方获得综合团队服务少,全球神经科医生和普通护士短缺,地方专业人才缺乏限制诊断治疗和公共卫生干预能力 [92][94] - 关键举措包括实施培训项目增加专业人员数量,重新分配和激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为非专科医疗工作者提供培训,支持发展标准化治疗指南,利用全球合作和专业组织资源提供培训 [95][96][99] 监控与预防 监控 - 预防策略如监测、疫苗接种和媒介控制对抗感染性脑炎有效,监测对了解疾病流行病学等至关重要,但脑炎监测系统未普遍发展,各国方法存在差异,限制了相关能力 [102][104] - 监测系统目标包括监测发病率、病因、新病原体、疫情爆发、后遗症,评估控制计划等,部分针对特定病原体的系统可扩大规模,WHO推荐标准监测规范,有将后遗症监测纳入现有网络的尝试 [106][110][112] - 关键监测行动包括未建立系统的国家从基于症状的病例报告或哨兵监测开始,将脑炎监测纳入现有系统,适应和实施WHO监测标准,连接国家和地区监控网络,利用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系统收集后遗症数据 [115][116][119] 疫苗接种 - 有针对多种传染性脑炎病因的疫苗,部分应作为常规儿童疫苗接种计划一部分,部分推荐给风险人群,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在COVID - 19大流行期间下降,可能导致疾病发病率上升和疫苗接种犹豫引发疾病再度流行 [121] - 日本脑炎病毒每年可导致大量病例和死亡,大多数感染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患者死亡率高,幸存者有后遗症,无抗病毒治疗方法,疫苗安全有效,WHO建议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123][124] - 应通过针对性项目解决疫苗可预防性脑炎流行原因,狂犬病预先暴露疫苗接种和暴露后预防措施有效,但存在覆盖限制因素,需整合动物健康领域项目 [125] - 疫苗接种关键措施包括区域合作扩大疫苗接种计划,将相关疫苗纳入国家儿童免疫计划并补充接种,发展和资助卫生专业人员管理项目和开展公众教育活动 [126][127][128] 病毒性传染病和动物源性疾病控制 - 风险因素传播病原病扩散,大量人群面临蚊媒疾病风险,预防措施和媒介控制对虫媒病毒性脑炎至关重要,“一健康”概念旨在全面解决问题 [130] - 流行性斑疹伤寒在亚太和北澳大利亚地区普遍存在且有扩张趋势,死亡率高,无有效疫苗,需实施治疗、控制和预防措施 [132][133] - 改善恙虫病监控和管理措施包括预防控制、快速识别治疗、公众宣传和病例审核等 [134] - WHO全球虫媒病毒倡议应对新发和复发性虫媒病毒,矢量控制面临诸多障碍,需解决健康决定因素和采取整体方法 [136] - “一个健康”方法在狂犬病预防中有效,给狗接种疫苗是预防人类狂犬病传播最经济有效策略 [137] - 防控媒介传播和动物源性疾病关键措施包括跨学科合作促进环境改造、改进矢量控制计划评估和实施指导、将计划与其他预防措施相结合 [139] 研究与创新 - 感染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领域研究不足,尤其是在低中等收入国家,需进一步研究脑炎负担、严重性等信息,重点领域包括生物标志物鉴定等 [143] - 自身免疫性脑炎数据有限,需标准化病例定义等,生物库在某些地区可能有用,需关注其培训 [143] - 需激励开发新技术和产品,开展新型诊断方法临床应用研究,对脑炎后遗症需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停止抗癫痫药物治疗疗效和安全性 [144][145] - 脑炎后继发性康复研究缺乏,进步需与实施研究和政策项目评估相结合,国际合作有助于确保资金和设定研究优先级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