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盛:2025年2月亚洲股市投资态势:对冲基金、行业交易与资金流向解析
高盛·2025-02-28 14: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月以来中国股市的广泛反弹助力亚洲/中国的基本面基金经理取得强劲业绩 亚洲股票有望迎来3年来最大月度风险偏好活动 亚洲成为全球高盛Prime账本中相对于MSCI全球AC权重超配最多的地区 中国/香港和日本引领风险偏好资金流入[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对冲基金表现 - 亚洲基本面多空基金经理2月迄今上涨2.8% 年初至今上涨4.0% 正回报由中国国家倾斜、资产选择、集中多头、流动性和信息技术板块倾斜带动[4] - 中国基本面多空基金经理2月迄今上涨3.9% 年初至今上涨6.5% 资产选择、集中多头和信息技术倾斜带来阿尔法收益[4] - 日本基金经理2月迄今小幅下跌0.6% 年初至今回报为0.4% 负贝塔回报部分被集中和拥挤多头以及信息技术板块倾斜的正回报抵消[4] - 全球基金经理2月迄今小幅下跌0.3% 年初至今上涨2.3%[7] 仓位和资金流向 - 亚洲基本面多空基金的总杠杆和净杠杆保持区间波动 总杠杆为190%(5年80分位数) 净杠杆为60%(5年78分位数)[4] - 2月亚洲股票有望迎来3年来最大月度风险偏好活动 中国/香港和日本引领风险偏好资金流入 随后是印度、韩国和澳大利亚 净流入规模不大 近一周出现部分反转[4] - 亚洲现在是全球高盛Prime账本中相对于MSCI全球AC权重在净(超配6.2%)和总(超配2.6%)配置方面超配最多的地区[4] - 2月日本股票出现适度净卖出 但有强劲的风险偏好资金流入 对冲基金增持个股 同时用宏观产品进行对冲 高盛Prime账本中的总配置增加至6.4%(5年94分位数) 净配置增加至5.7%(5年99分位数)[4] - 2月中国/香港股票出现强劲的风险偏好活动 本月迄今有适度的净买入资金流入 总配置增加0.8%至5.4%(5年23分位数) 净配置增加1.5%至8.5%(5年45分位数)[4] - 该地区虽有适度净流入 但个股被净买入 宏观产品被净卖出 工业、金融、必需消费品板块引领买入活动 能源是本月迄今净卖出最多的板块[4] 亚洲对冲基金仓位 - 2月总杠杆持平于190.0%(5年80分位数) 净杠杆小幅增加至60.0%(5年78分位数)[15] - 亚洲股票出现3年来最高的月度风险偏好活动 对冲基金在该地区增持多头和空头 净资金流规模不大 本月早些时候的买入出现部分反转[17] - 亚洲是相对于MSCI全球AC权重在净(超配6.2%)和总(超配2.6%)配置方面超配最多的地区[20] - 中国/香港地区有强劲的风险偏好资金流入 净流入为正 不过本月早些时候的部分净买入在近一周出现反转[22] - 2月中国的总配置和净配置大幅增加 总配置增加0.8%至5.4%(5年23分位数) 净配置增加1.5%至8.5%(5年45分位数)[25] - 2月日本股票出现适度净卖出 但有强劲的风险偏好资金流入 风险偏好活动为2年来最高 对冲基金增持个股 同时用宏观产品进行对冲 高盛Prime账本中对日本的总配置本月迄今增加0.6%至6.4%(5年94分位数) 净配置增加0.3%至5.7%(5年99分位数)[28][31] - 今年迄今日本和中国的配置均有所增加[34] - 本月新兴亚洲(不包括中国)的仓位相对持平 韩国和台湾的适度买入被印度的卖出抵消 印度、韩国出现风险偏好资金流入 台湾出现适度去杠杆[36] 亚洲行业和主题亮点 - 工业是本月迄今净买入最多的行业 有强劲的多头买入资金流 在日本和中国均为净买入[41] - 金融是本月迄今第二大净买入行业 多头买入带动资金流入 中国和日本对资金流入的贡献几乎相等 该行业相对于MXAP的配置仍处于多年低位[44] - 科技、媒体和电信(TMT)股票本月迄今有适度净买入 但在该地区出现最高的风险偏好活动 在香港、中国、日本和韩国被买入 部分被台湾的卖出抵消 中国/香港引领风险偏好资金流入[47] - 日本相对于MXJP的行业仓位中 工业、必需消费品和材料继续是超配最多的行业 非必需消费品、信息技术和房地产是低配最多的行业 本月迄今净买入的行业有工业、必需消费品、信息技术、金融、医疗保健 净卖出的行业有非必需消费品、通信服务[50] - 中国相对于MXCN的行业仓位中 工业、非必需消费品、医疗保健和信息技术是超配最多的行业 通信服务、金融、能源是低配最多的行业 本月迄今净买入的行业有非必需消费品、信息技术、工业、金融 2024年净卖出的行业有通信服务、能源、医疗保健[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