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 - 2024年第一本账完成度好于第二本账,税收收入下降3.4%,中央税收下滑更明显,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5%,地方用更多调入资金和结转结余补缺口(比预算多4321亿),中央政府性基金对地方实际转移支付比预算多3730亿[2][11][13][14] - 2025年中央财政预算收入负增9.2%,地方正增3.5%,税收收入预计增长3.7%,非税收入预估下降14%,第二本账地方增量可用财力或超8000亿,支出向科技和民生倾斜[3][24][28] - 化债压力减轻,截至3月5日地方发行置换债券2.96万亿,2024年末融资平台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初下降25%左右,置换政策实施后平台减少4680家,占全年减少总数超三分之二[30] 扩大内需 - 消费端将公布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新增两项贷款贴息政策,以旧换新带动消费超1.3万亿,补贴范围扩大[31][33] - 投资端“两重”建设、以旧换新、设备更新资金分别为8000亿、3000亿、2000亿,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近1万亿资本,设备更新范围扩展,扩大民间投资参与度[33] 产业政策 - 出台传统产业结构性矛盾化解方案,改造石化、钢铁等产业“破内卷”,布局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35][36] 改革政策 - 推进要素和资源市场化配置、国企改革和民营企业支持、财税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37] 社保民生与城镇化 - 提高养老金等民生补助标准,发放育儿补贴,关注灵活就业等人员,完善城市落户政策[38] 货币政策 - 短期降准和结构性降息概率大,全面降息择机而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扩至8000 - 10000亿,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保持汇率弹性[39] 资本市场 - 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批复超1100亿,推进长期资金考核政策文件修订[41]
预算报告、计划报告、经济主题记者会学习:两会期间的政策线索
开源证券·2025-03-09 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