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近2周美国经济数据转弱,衰退担忧升温,美股下跌,美债利率下行,美元受德国财政扩张计划冲击进一步下跌,黄金高位震荡;港股市场情绪提振,中国资产重估有向顺周期板块扩散迹象;特朗普政策扰动下,滞胀风险初步显现,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升温,降息预期大幅提升;美国经济转弱、通胀向上风险增大;资产配置上需警惕美元资产价格波动风险,港股处于较好战略配置区间,科技资产具中长期投资价值,内需消费领域优质资产有结构性机会 [3] 基本面 通胀与消费 - 1月PCE物价指数显示通胀温和回落,1月PCE物价指数同比2.51%低于前值,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2.65%低于前值,服务分项同比放缓;但1月实际个人消费支出环比 -0.5%明显低于前值,耐用品与非耐用品消费支出均下滑,与1月零售销售环比大幅下降一致,居民消费放缓或因特朗普关税等政策扰动 [8] 企业提价与需求 - 2月美国制造业、服务业PMI显示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企业提价效果明显,2月ISM制造业PMI较前值回落,物价支付指数飙升,新订单指数跌至收缩区间;2月服务业PMI较前值上升,也出现价格提升情况 [8] 就业情况 - 2月非农数据显示政府裁员影响初步显现,2月新增非农就业15.1万人低于预期,失业率4.1%高于预期与前值,时薪环比0.28%低于前值;分行业看,联邦政府非农就业减少1万人为2022年6月以来最低;预计3月政府裁员对非农数据拖累可能加大 [14] 整体经济形势 - 当前美国经济未明显衰退,通胀风险相对可控,但在美股回调、特朗普政策扰动及经济数据放缓背景下,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升温,降息预期大幅提升,截至3月7日,市场预期2025年6月、7月、10月分别降息25bp [14] 政策面 减支裁员政策 - 联邦财政减支裁员计划将冲击就业和增长,约7.5万名政府员工主动离职,超2万政府员工被裁员,后续至少还有超12万政府员工将被裁;2月总裁员公告数为2020年7月以来最高,政府部门裁员影响或逐步外溢;经济学家称失业率接下来几个月可能上升0.1 - 0.3个百分点 [18] 关税政策 - 关税政策推升通胀压力,已落地对中国额外20%关税并引发反制,对墨西哥、加拿大关税延后至4月2日;后续还有多项关税政策待落地,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美国国内消费者和企业信心,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滑,通胀预期提升;高盛测算美国总体有效关税率增加4%,使通胀上涨0.4%,GDP下降0.2% [22] 过去两周特朗普政策梳理 - 涉及行政令、总统言论、财长言论、白宫会谈等多种政策类型,包括对进口商品关税调整、政府合同审查、资源储备建立等多方面内容,部分政策已实施,部分正在调查或未实施 [23] 大类资产表现 股市表现 - 近2周MSCI全球股票指数下跌2.57%,除欧洲、中国香港、越南外多数国家股价下行,标普500、纳指、道指分别下跌4.04%、6.80%、1.44% [24] 债市表现 - 2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下行20bp、10bp至3.99%、4.32% [24] 商品及外汇表现 - 美元受德国财政扩张计划冲击,美元指数下跌2.58%至103.9;COMEX黄金延续高位震荡,下跌1.08% [24] 主要经济体股票指数表现 - 展示了各主要经济体股票指数近2周、月初至今、2025年初至今的变动情况及近12个月走势 [25] 债券、大宗商品与外汇表现 - 呈现了10Y中国国债、10Y美国国债,ICE布兰特原油、COMEX黄金等大宗商品,美元指数、美元兑人民币等外汇近2周、月初至今、2025年初至今的变动情况及近12个月走势 [26] 港股表现 市场整体表现 - 两会落地政策积极有为,港股市场情绪提振,本周(3月7日当周)港股扭转上周高位回落趋势大幅上涨,恒生指数、恒生科技等指数均有较大涨幅 [31] 行业表现 - 本周综合业、原材料业、科技资讯业、非必需性消费业领涨,仅能源业小幅下跌,顺周期行业上涨或指向中国资产重估向顺周期板块扩散 [31] 资金面表现 - 本周南向资金流入收窄但绝对规模仍大,主要流向非必需性消费业、金融业,个股主要流向阿里巴巴;外资方面,国际中介持股占比提升指向外资仍在流入,外资对金融、地产建筑等行业有所增配 [31] 科技资产投资价值 - 港股是中国科技资产重估“主阵地”,资讯科技行业PE估值处于偏低历史分位,十大科技巨头企业大部分估值有修复空间且盈利预期改善;阿里巴巴2024年四季报业绩超预期,AI和阿里云业务营收和利润双增,资本开支上涨夯实未来增长基础 [32] 未来两周重点关注 - 列出未来两周全球重点经济事件日历,包括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地的CPI、PPI、GDP、利率决议等经济数据发布及相关官员讲话 [37]
海外策略双周报:港股资产重估扩散,海外衰退担忧升温
平安证券·2025-03-10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