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策略点评:全球市场观察系列:中美资产重估叙事到哪了?
东吴证券·2025-03-10 11:29

报告核心观点 - 近期美国经济数据疲软,衰退叙事强化,关税冲击延续,特朗普或不核心关注股市涨跌,美股当前较为脆弱;非农暂稳使美债利率短期或震荡下跌,中长期或因关税等因素中枢上移;中国科技重估叙事延续,港股领涨全球,未来中国资产存在上涨催化剂,但海外资金对中国基本面有担忧;德国财政政策转变刺激股市上涨,全球股票及债券ETF本周净流入放缓 [2][3][4][9] 全球市场表现 股市表现 - 本周(2025年3月3日 - 2025年3月9日),MSCI发达市场下跌1.7%,主要是美股下跌,德国股指表现亮眼;MSCI新兴市场转涨2.9%,中国资产涨幅较大 [6] - 美国衰退叙事继续,纳指及标普连续三周下跌,纳指本周领跌3.5%,标普跟跌1.7% [6] 债市表现 - 非农就业暂稳,市场对美国经济担忧缓和,但短期内美债利率或震荡下跌触碰到4%,中长期因特朗普征收关税等因素中枢或再次上移 [4] ETF表现 - 全球股票ETF行业类别中,必选消费、工业流入加速并分别跃至第一与第二,医疗保健本周净流入放缓,金融、科技本周持续净流出但流出放缓,材料流出加速至净流出第三 [8] - 全球股票型ETF净流入127亿美元(边际 - 335亿美元),全球债券ETF净流入96亿美元(边际 - 41亿美元);分风格看,全球股票成长ETF净流出88亿美元,价值ETF净流入36亿美元;分国别看,欧洲股票ETF净流入最多(59亿美元),其次是美国及日本,中国股票ETF净流出最多( - 1.2亿美元),其次是越南 [9] 美股下跌原因 经济数据疲软 - 美国ISM制造业PMI从2025年1月的50.9下降至2月的50.3,趋势下行且低于预期,新订单和就业呈现收缩状态;2月ADP就业人数不及预期,经济降温信号不断浮现 [2] - 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下调对美国2025年Q1实际GDP增长预测值至 - 2.8%,此前为 + 2.3%,加大市场对衰退的担忧,加深美股下跌 [2] 关税冲击 - 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3月4日生效且“不接受任何豁免或延期谈判”,成为美股跳水的直接原因,虽随后表示可能妥协,但关税扰动反复且难以预测 [3] 特朗普态度 - 特朗普表示推迟对加墨的关税决定与美股走势无关,美国商务部长称特朗普政府不太在乎美股下跌,股市短期内或进入路线调整 [3] 中国资产情况 港股表现 - 港股突破过去三年新高,年迄今涨幅20.8%,领涨全球;原因一是美国安全性降低,资金阶段性流入低估值的港股;二是港股上涨动能从科技扩散到其他行业,出现轮涨,南向资金流入共振增配 [4][7] 未来展望 - 若中国宏观经济在二、三季度企稳,房地产在Q2触底,今年中国名义GDP将复苏,全球资金进入中国意愿将增强,但海外中长线资金担心中国基本面,物价下行压力加大时资金或相对谨慎 [7] 德国股市情况 - 德国从财政保守主义转向,宣布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设立5000亿欧元的基建特别基金、对国防开支“不设限”支持、允许地方政府增加借贷,预计未来十年新增国防和基建开支超1万亿欧元,刺激股市上涨 [9] 下周重点关注 - 3月12日美国2月通胀数据 [9] 各国官员表态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 - 通胀高于预期,核心通胀率高企,需看到通胀数据在三个月基础上持续下降;支持逐步降息,采取耐心态度,放慢降息步伐或暂停降息时机取决于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应保持适度限制性,审慎评估经济数据后决策 [14] 美国财长贝森特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旨在调整国际经济体系,可带来可观收入,美国经济将经历“排毒期”,呼吁国会延长减税政策;淡化关税对通胀影响,重申强势美元政策未变,暗示美联储应将关税视为一次性影响并对降息预期施加压力 [14]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 - 英国经济活动减弱,劳动力市场降温,消费者支出疲弱,通胀回升是暂时的;央行将渐进和谨慎放松政策,警告市场不要过分看重一次性大幅降息投票结果,关注英国预算影响 [14]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 - 下调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为0.9%,通胀率为2.3%;决定下调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25个基点,暗示后续降息空间受限,将转向更渐进方式调整货币政策 [14]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 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特朗普政府政策改革影响经济和货币政策路径;经济仍处良好状态,劳动力市场稳固,通胀接近2%目标;美联储不急于调整政策,维持利率不变等待明确信号 [14]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 - 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失业率接近长期水平预期;鉴于通胀预期上升,维持当前政策利率可能适当,通胀仍有上行风险,货币政策行动由经济数据驱动 [14]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威廉姆斯 - 美国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源于特朗普政府政策变化;预计2025年美国实际GDP增长降至2%左右,失业率保持在4% - 4.25%;通胀率将朝着2%目标放缓,但实现目标需时间,货币政策路径取决于数据和经济前景 [14] 美联储理事鲍曼 - 通胀高于2%目标,工资增长快或带来通胀上行压力;基准利率处于“良好位置”,降息前需对通胀持续下降建立更大信心,关注特朗普贸易政策对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14] 美联储理事沃勒 - 经济数据未显示强烈放缓迹象,但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关税政策影响;不支持3月份降息,2025年晚些时候可能降息两次甚至三次,需更多通胀数据判断是否适合降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