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中国零售消费十大趋势展望
仲量联行·2025-03-11 15: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中国消费市场开启由技术重构效率、需求倒逼创新、政策重塑格局、民众拥抱科技的时代变革,零售消费市场正经历由技术赋能、需求分级、消费新世与政策牵引共同驱动的系统性升级,需平衡“变革”与“人本”以锚定消费未来[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半小时,即时零售卷高消费新门槛 - 即时零售从“加分项”变为“必选项”,实现实体零售商业从“销售终端”到“服务节点”的价值重塑,消费者对消费即时性要求提高,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突破3万亿元,用户规模将超网民总数半数以上[8] - 即时零售影响实体商业,如超市大卖场向新零售超市转变,购物中心超市主力店总量和单店面积降低,零售地产空置率高企,2024年末中国优质零售地产平均空置率收至10.2%,较2019年末上升2.7个百分点[9] - 餐饮业受即时零售影响,购物中心餐饮业态扩张集中于小面积租户,大面积餐饮业态净吸纳量负增长,餐饮门店具备“仓店合一”功能,实体餐饮业效率为王[10] 国补“2025促消费”,国补扩容消费品类,激活消费潜能 - 国补扩容至智能数码产品等,刺激消费增长,春节期间电子产品销量同比明显增长,实体门店与线上平台量额齐增,推动中国优质零售地产空置率正向修复[12] - 实体零售商业面临挑战,包括补贴资金管理风险、中小商家承担成本、依赖传统时尚业态、国补品类价格上限及可能引发价格战等问题[13][14] - 国补政策短期提振消费信心,长期指向消费与科技结合,通过“政策扩容—科技赋能—消费协同”注入长效动能[14] 自信还是理性?中国消费者的“实用”主义消费观 - 中国消费者在新经济周期下愈发看重商品实用价值,“实用主义”消费观体现对“功能”的关注与“个性”的渴望[17] - “功能”方面,“白牌”商品以高性价比和低客单价分食主流品牌市场份额,冲击低单价和部分中高端市场品牌,低单价服饰品牌换租率上升[17] - “个性”方面,Z世代等新世代消费者追求个性,青睐科技、绿色等产品,推动零售商业向“体验 + 社交”转型,体现对国产、国潮产品的认同[18] 情绪:消费二重性:实用价值与情绪价值,两者并重 - 中国消费者愈发理性的同时也更感性,实用价值与情绪价值并重成为消费市场精神内核,宠物经济、二次元经济等逆周期蓬勃发展[22] - 2024年中国宠物消费市场大幅增长,购物中心加入“宠物友好型”卖场行列,宠物经济仍方兴未艾,实体商业具备情绪价值供方优势[22] - 二次元经济面临阶段性供需失衡挑战,短期内将进入“行业洗牌”时期,长期市场格局有望定型,但过度开发有市场风险[23] 从“反向旅游”到“消费下沉”,挖掘县域消费最大潜力 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非遗:中国“非遗”传承:从“火”起来,到“活”起来 - “非遗”在2025年蛇年元宵晚会展示,网红主播传播使其具当代生命力与世界影响力,应通过创新产品研发等全方位路径激活其硬核消费价值[29] - “非遗”文创产品销售与文化传播结合,品牌跨界融合,购物中心可利用“非遗”营造消费场景,提振消费并传播文化[30] - “非遗”热度有望延续,商品化、产业链化是消费经济高质量发展破局之路,零售商业地产应因势利导,拉动消费增长[31] 数智:DeepSeek引爆全球AI人工智能潮,数智经济与消费同频共振 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从商业下沉到消费下垂,看商家各出奇招,挖掘消费者剩余 - “垂类”代表消费细分市场发展,消费分级促使垂直消费领域精耕细作,如冰雪运动热带动相关消费,运动品牌深耕垂直赛道[35] - 垂类市场发展目的是挖掘消费者剩余,头部品牌通过发布子品牌等方式进入垂类赛道,解决市场份额和商品溢价两难问题[36] - 垂类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关注代际更替催生的消费衍生需求,垂直细分消费赛道受多种因素驱动,品牌需精耕细作占据一席之地[37] 银发:新银发族用新态度重新定义“有钱有闲”的退休新生活 - 新银发族成为中国消费增量市场潜力股,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39] - 政府鼓励发展银发经济,但市场主体对其缺乏信心,社区商业供给不足、业态落后及诈骗问题阻碍银发经济发展[40] - 激活银发经济需从民生工程转向价值创造,解决供需匹配问题,呼吁开发商重视复合消费场景建设,倾听老年消费者需求[41] 免税:从China Travel到免税经济扩容,中国竞逐免税经济世界舞台 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