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冲击或影响出口并加剧产能过剩,但中国通过供应链重构应对能力增强 [5] - 政策温和且以供给为中心,更果断的政策转变取决于社会动态演变 [5] - 科技活力有所恢复,但仅靠科技创新不足以打破通缩循环 [5] - 房地产去杠杆尚未得到有效支撑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税 - 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美国关税上调速度超预期,中国此次关税应对克制,本轮对美有效关税税率仅提高1.5个百分点 [7][9] - 美国加强对中国投资限制,涉及军事工业、半导体等战略领域,限制投资类型包括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等 [14][15] - 需关注4月1日美国对中国“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审查结果、4月5日TikTok禁令延期执行日期等关键催化剂 [20] - 中国通过供应链重构应对关税冲击,东盟与美国贸易顺差增加被其与中国贸易逆差扩大抵消,中国全球出口份额保持稳定 [23] - 中国拓展新出口目的地并优化产品结构,绿色产品出口增长支撑出口,且在多数制造业相关产品类别中仍居全球供应链主导地位 [27][29][33] - 中国供应链附加值增加,进口复杂度降低,出口复杂度提高,部分复杂商品市场仍集中在中国 [39][42] 缓慢通胀 - 全国人大宣布2万亿元财政刺激计划,侧重科技领域,仅约四分之一与消费相关,包括消费以旧换新、公务员加薪等措施 [45][47]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项政策指导,涵盖科技产业、消费、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绿色经济等领域 [53] - “5R”通胀策略进展缓慢且不均衡,包括财政赤字扩大、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消费补贴计划等措施 [57] - 2月制造业和建筑业PMI显著反弹,服务业表现低迷,1 - 2月出口环比增长超春节季节性,劳动密集型出口表现不佳 [59][65] - 1 - 2月通胀势头放缓,食品价格疲软,核心CPI较四季度更复杂,PPI环比略有改善 [68][70] - 消化住房库存、社会福利改革、生育补贴是实现通胀的途径,住房库存消化方面,低线城市压力较大,100万套城中村改造现金安置计划是积极举措 [73][75][77] - 中国社会福利支出相对较低,福利体系碎片化且不平衡,增加社会福利支出有助于释放预防性储蓄 [79][83] - 中国新生儿数量大幅下降,家庭生育二孩意愿降低,经济压力是主要顾虑,生育补贴可作为促进生育的手段 [91][93] 科技 - 高层对私营部门持适度支持态度,鼓励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回馈社会等 [97][98] - 科技活力部分恢复,杭州“六小龙”崛起,阿里巴巴宣布乐观的人工智能资本支出计划 [100][101] - 人工智能采用速度加快,成本效益高的大语言模型推动其应用,2025年将是人工智能应用之年 [106][111] - 人工智能处于早期扩散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生产力提升表现,已有早期证据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提高生产力 [115][118] - 仅靠科技创新不足以推动经济通胀,日本历史经验表明制造业资本支出增加未能带动工资通胀 [123][126] 房地产市场 - 中国人口增长自2018年以来急剧放缓,目前为负增长,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与日本和美国泡沫破裂后水平相当 [128][129][131] - 房地产投资已完成大部分调整,但房价走势仍不确定,近期二手房销售反弹,但交易价格持续下跌 [132][134][137] - 住房均衡需求依然健康,升级需求和城市化进程支撑房地产市场,中国住房指标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143][145][146] - 中国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状况优于日本,资产价格涨幅较小,人均收入有提升空间 [147][149]
摩根士丹利:亚洲研究-通货再膨胀、关税与科技
摩根·2025-03-11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