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行业深度研究:国产软镜破局提速,天地广阔龙头大有可为
太平洋·2025-03-12 10: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 [1] - 子行业化学制药、中药生产、生物医药Ⅱ、其他医药医疗均无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软镜筛查需求大、渗透低,市场空间可期,政策助力下2020 - 2030年累计市场增量约930亿元 [4][5] - 行业壁垒高筑,但国产破局提速,龙头产品丰富度媲美外资,国产份额持续提升 [6][9] - 推荐相关标的开立医疗和澳华内镜,二者发展态势良好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软镜筛查需求大、渗透低,市场空间可期 软镜已应用至多科室,可增强医院盈利能力 - 软镜由图像处理主机及外接镜体组成,具柔韧性,能适应体内复杂结构,用于多科室诊疗 [16] - 与其他影像设备比,软镜兼具高分辨率与实时可视化特性,可高效诊疗,是食管、胃部疾病诊断首选和金标准 [18][19] - 开展软镜筛查可增强医院盈利能力,高等级医院软镜盈利强,低等级医院国产软镜或为更优选择 [20][21] 政策落地助力软镜筛查普及,2020 - 2030累计市场增量约930亿元 - 我国癌症高发,消化道及呼吸道癌症患者人数全球第一,但软镜筛查渗透率低,早期胃癌诊断率和五年生存率远低于日韩 [22][24] - 国家健康规划为软镜普及提供保障,支付端医保报销为软镜普及扫清障碍,设备更新有望加速软镜放量 [30][33] - 以2030年我国早期胃癌诊断率达20%为基础测算,2020 - 2030年软镜累计市场增量约930亿元 [39][41] 行业壁垒高筑,国产破局提速 多方位高筑行业壁垒,国产持续突破垄断 - 行业壁垒体现在产业端、产品端和需求端,国产软镜起步晚,曾受核心零部件限制 [43] - 国产龙头逐步突破高端功能、提高镜种丰富度、加大市场教育力度,未来侧重操控打磨 [45] 国产龙头产品丰富度媲美外资,实力造就认可度 - 国产龙头主机性能追平进口,医工结合开创新功能,画质辅以AI提升筛查效果 [47] - 国产龙头镜体功能完善,丰富度和操控性加速追赶,与进口差距主要在产品打磨 [52][53] - 开立医疗、澳华内镜产品认可度提升,且国产产品价格更具优势,其余国产厂商与龙头差距大 [56][62] 国产份额持续提升,天地广阔龙头大有可为 - 软镜市场竞争格局集中,奥林巴斯份额近半,消化科是主要使用场景,多科室快速拓展 [63] - 软镜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从低等级医院辐射至三级医院,未来提升空间广阔 [66][68] 相关标的:开立医疗、澳华内镜 开立医疗:招投标数据向好,新一代软镜亮点齐聚 - 开立医疗以超声业务起家,拓展多业务,软镜业务带动收入增长,盈利能力逐步显现 [73][75] - 2025年1 - 2月招投标金额同比增长约111.11%,新一代软镜主机HD - 650获批上市 [82] 澳华内镜:AQ - 300快速放量,进入成长快车道 - 澳华内镜专注软镜研发生产,产品丰富,AQ - 300覆盖范围扩大,业务扩张带动收入增长 [86][89] - AQ - 300快速放量,下一代机型AQ - 400预计2026年上市,还推出面向低等级医院的产品 [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