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1 月至 2 月期间,再通胀动力有所放缓
摩根·2025-03-13 10: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 - 2月再通胀势头放缓,整体CPI主要受食品价格拖累,反映需求疲软和供应充足 [2][8] - 1 - 2月核心CPI表现尚可,但与2024年第四季度的广泛复苏相比更为复杂 [3][8] - PPI环比略有改善,受供应调整影响,部分上游行业价格势头改善,下游定价在出口前置的支撑下保持稳定 [4][8]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GDP平减指数将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 - 0.7%降至 - 0.8%,且从第二季度起因出口放缓而保持低迷 [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食品价格与需求 - 食品通胀因供应不稳定而波动,但中国食品CPI经季节性调整后已连续5个月下降,年初至今的走势为2012年以来最弱,表明除了天气有利带来的充足供应外,需求也较为疲软 [2] 核心CPI情况 - 1 - 2月核心CPI环比略有走软,与2024年第四季度相比更为复杂,当时2024年第三季度末的政策转向带来了较为广泛的核心CPI复苏 [3] - 手机和汽车价格的环比价格势头放缓,但旅游、杂项服务、家电和服装等部分领域继续出现价格复苏 [3] PPI情况 - PPI环比略有改善,主要是由于供应调整,一些上游行业(如黑色金属采矿和冶炼)的价格势头改善,下游定价基本稳定,可能受到出口前置的支撑 [4] 展望 - 2025年第一季度GDP平减指数可能维持在 - 0.8%(2024年第四季度为 - 0.7%),认为再通胀可能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因为持续的再通胀需要持续缩小负产出缺口,鉴于关税影响和适度的财政方案,这可能具有挑战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