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Communication Service White Paper(2025)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2025-03-13 15: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革新世界,推动人类进入进步和创新新时代,与通信应用深度融合预示通信行业变革,将不断探索新商业模式和合作机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但也面临服务创新、技术、安全、标准制定和行业生态系统等挑战,需各方合作应对以促进产业繁荣[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人工智能正重塑生活、生产和商业模式,革新应用程序设计和应用,推动终端设备智能化,全球主要电信运营商积极将其融入生态系统,与通信应用融合将推动通信行业变革和数字经济发展[3][4][5][7] 人工智能为通信服务开辟新天地 - 为用户带来新交互体验:将多种模式集成,实现对用户意图更细腻理解,分析多维数据检测情绪状态,语音助手和聊天机器人改变用户体验,多模态交互将成常态[10][11][12] - 重塑通话:传统通话转变为增强服务和创新应用,实时翻译打破语言障碍,趣聊增添个性化维度,AI语音转写和通话助手提升效率,企业利用可视化智能客户服务,还可集成到智能家居生态系统[13][14][15][16][17] - 重塑信息传递:信息平台整合人工智能功能,提供智能问答、信息过滤和分类、跨语言通信等高级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和功能[19][20][21] - 重塑视频机器人技术:用户可通过输入文本或上传图片和视频创建视频回铃音,平台提供视频和歌曲自动创建等功能[22] - 驱动沉浸式通信发展:扩展传统通信服务边界,解决相关问题,用户可参与沉浸式虚拟世界,在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转型行业,全息通讯、数字人类、多感官互动提供沉浸式体验[24][25][26] 人工智能为终端开发开辟新途径 - 智能手机:2024年主流品牌推出AI驱动型模型,集成专用AI硬件和模型,主要处理文本、图像和视频任务,预计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63%,未来朝增强智能和个性化发展,语音助手将演进为智能代理[29][30] - 智能可穿戴设备:推动智能手表、眼镜和耳机创新,从依赖智能手机转变为独立智能终端,提供健康监测和智能交互,朝个性化、无缝集成和智能化方向发展[31] - 智能机器人:从传统程序控制转变为自主决策,拓宽应用领域,在安全、制造、医疗保健、服务和家用电器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可能代表未来人工智能终端最高形式[40][41][43] - 其他新兴智能终端:包括智能车载系统、智能家居设备等,人工智能为其实现更高水平智能、个性化和自动化奠定基础,未来将扩大应用领域,融合多种技术[44][45] 人工智能重新激发通信服务生态系统的活力 - 加深合作:新参与者注入活力,各方发挥优势,在技术研发、应用创新和标准制定方面合作,促进智能化演进,有望改变行业生态系统,加强国际合作[48][49][51] - 重构业务模式:运营商从“管道提供商”向“新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和垂直行业参与,为通信服务注入创新活力,带来增长机会,各方需革新商业模式[52][53] 人工智能为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 服务创新挑战:实施成本高,应用效果未达预期,限制AI驱动通信服务商业化,且服务提供有限,难以满足用户期望,阻碍行业转型[56][57] - 技术挑战:对通信性能要求提高,数据传输量增长导致延迟增加,现有网络架构无法灵活实施AI服务,缺乏支持多维资源协作调度和AI模型全生命周期的机制[58][59][60] - 安全挑战:带来技术滥用风险,如虚假信息传播和恶意攻击,保护数据安全困难,需加强技术投资和政策监督[61][62] - 标准制定和行业生态系统挑战:国际标准不统一,缺乏评估体系,阻碍商业部署和云 - 边 - 端协同发展,行业生态系统合作复杂,缺乏统一标准和协作机制[63][64] 推进产业合作以促进人工智能驱动通信服务繁荣 - 积极探索服务创新,构建智能通信服务生态系统:运营商和合作伙伴应探索创新应用,建立通信服务入口,将通信服务从传统连接转变为智能服务,推动与前沿技术融合[68] - 加速网络能力创新和增强数据安全保护:开发以智能为导向的通信网络,扩展云计算能力和计算资源,实施强大安全防护措施,明确数据使用规则[70] - 激励标准制定以促进合作生态系统和可持续产业发展:运营商和合作伙伴应推动制定标准和规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构建开放、共赢、可持续的生态系统[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