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
申万宏源·2025-03-14 16: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CXO行业需求逐步回暖,回调即将结束,将迎来恢复性快速发展 [3][61] - 过去几年受国际环境和一级融资额扰动,行业整体下行,当前估值已充分体现悲观预期,股价调整基本结束,等待价值回归 [3][61] - 需求端转暖,供给端出清见成效,美联储停止加息并开启降息,全球研发管线扩张,医疗健康投融资企稳回暖,海外药企研发费用增长,国内新增临床项目和IND数量平稳,行业提质增效,海外市场为主的CXO公司毛利率回升 [3][61] - AI与CXO是共生关系,可降本增效,AI药物开发能缩短上市时间近40%,降低药物总成本至原来的1/4 [3][61] - 建议关注药明康德(A+H)、康龙化成(A+H)、昭衍新药(A+H)、泰格医药(A+H)、凯莱英(A+H)、皓元医药、博腾股份等 [3][6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复盘历史,底部调整充分 - 股价调整基本结束,过去受“生物安全法案”、政策、投融资波动等影响,行业下行,从24年Q2订单好转,9月美联储降息,法案未立法成功 [5][6] - 估值充分体现悲观预期,医疗研发外包(申万)指数PE(TTM)由21年6月最高的124x降至24年4月最低的15x [8][9] 需求端转暖,供给端出清见成效 - 宏观层面,美联储自2022年3月加息10次,最高利率5.25%-5.5%,2024年9月开始降息两次,目前利率4.25%-4.5%,市场预期下次降息在9月,政策利率下降有望带动医药一级投融资回升 [12] - 需求端,全球研发管线持续扩张,虽受加息影响医药投融资有波动,但管线仍在扩张,中国管线增长快于美国且占比提升 [15][16] - 需求端,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下行两年后企稳回暖,2024年完成投资2291笔,融资582亿美元,总额较2023年回升1%,事件数量下降25%,投融资季节性波动趋于平缓 [18] - 需求端,国内市场侧重稳健与确定性,2024年国内医疗健康产业一级市场融资811笔,73亿美元,融资总额较2023年减少33%,事件数量下降37.6%,市场投资策略转向青睐成熟项目及其确定性 [21] - 需求端,海外大药企研发稳健增长,全球TOP20药企研发费用近几年不断增长,2024年达1685.63亿美元,同比增长4.07%,为CXO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22] - 需求端,国内临床和IND数量边际放缓震荡,国内临床新增项目和IND新增项目增速放缓,由量向质转变,有利于创新药行业健康发展 [25] - 供给端,行业持续出清,提质增效见成效,选取的20家国内主要CXO公司人员从2023年增速下滑,2024年人数下降,资本性开支明显下降,以海外市场为主的CXO公司24年毛利率触底回升 [31] AI+的思考 - AI和生物医药交替发展,过去20年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推动AI制药兴起,未来AI制药行业将持续快速发展 [34] - AI技术应用场景,人工智能算法支撑层包括数据和算力,数据来源多样,算力依仗硬件设备,AI技术可应用于药物研发全流程,目前多应用于研发阶段 [39] - 当前药物研发流程存在很多痛点,如小分子优化阶段需多个设计-制造-测试循环,疫苗研发确定最优抗原序列挑战大等 [40] - AI可以针对痛点赋能研发,可用于目标识别与验证、小分子设计与优化、抗体工程、安全性评估等环节 [43] - AI赋能减少时间成本,AI药物开发可将上市时间从13年缩短至8年,降低成本至原来的1/4,提高药物生命周期价值30-50%,未来有望进一步缩短时间、提高价值 [46] - 当前AI+研发常见商业模式,包括AI+SaaS、AI+CXO、AI+Biotech、CXO+AI,各有特点和代表公司 [49] - 海外部分CXO+AI布局,国外CXO企业发展早且成熟,积极引入AI技术,如LabCorp和ICON在药物发现和临床试验管理方面取得进展 [50] - 国内部分CXO+AI布局,国内CXO企业迅速引入AI技术,如康龙化成和泓博医药将其应用于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初创公司也在开发相关平台 [53] - AI对CXO的影响,AI和CXO是共生关系,AI优化“发现+执行效率”,CRO提供“验证确定性”,未来医药研发可能形成“AI优化-人类监督验证-共同进化”新生态,服务是本质 [58] 投资分析意见 - 看好CXO行业未来发展和增长,认为行业处于需求回暖、回调结束、快速发展阶段 [61] - 建议关注药明康德(A+H)、康龙化成(A+H)、昭衍新药(A+H)、泰格医药(A+H)、凯莱英(A+H)、皓元医药、博腾股份等 [61] - 给出涉及上市公司估值表,包含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等多家公司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PE、总市值等数据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