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云计算过去20年发展进行复盘,并展望AI带来的变化 [6][7] - 发布商汤深度,目标市值794.9亿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7] - 重点公司道通科技业绩高速增长,AI赋能主业加速 [6][7] 云计算20年与云AI展望 复盘:发端到广泛应用,流量为核心 - 云计算服务中计算服务占比最高,公有云IaaS服务计算占比超70%、存储接近30%,虚拟x86计算占比超50% [8] - 2006 - 2010年云计算发端,为应对传统IT架构弊端,海外AWS领衔推出IaaS,谷歌、微软从PaaS起步,国内阿里云领衔探索 [10][11][18] - 2011 - 2014年技术、商业模式探索和成熟,通用运行平台崛起,泛数据库类服务发展,AWS推出Serverless计算服务,Kubernetes诞生 [14][15] - 2015年起进入应用深化与行业渗透阶段,流量和行业端推动企业上云,2017 - 2018年IaaS投资、收入同步高增 [19] - 2019 - 2020年流量红利结束,政务云/行业云成焦点,传统政务云玩家崛起,互联网企业与行业信息化企业合作 [21] - 2020 - 2021年SaaS崛起,软件公司云收入占比提升,部分公司云收入占比过半且增速高于整体 [23][24] 战略复盘 - 产品线扩张,互联网巨头从IaaS拓展至PaaS、SaaS,公有云拓展至私有云、混合云,细分领域有“小而美”云厂商 [25][28] - 巨头竞争激烈,通过降价争夺市场份额,阿里云多次下调云产品价格,腾讯云与金山云也有降价手段 [31] - 云计算高景气,IDC、服务器行业直接受益于IaaS云厂商高资本开支,如浪潮信息营收在10年间从12亿增长至630亿 [32] 竞争:服务打造差异化,规模为核心 - 阿里是国内IaaS领军,但互联网厂商云生态、技术优势受挑战,信创领域华为云、运营商云份额上升 [34] - 云服务商分为互联网大厂、三大运营商、中型云服务商三类,各有优势 [36][37] 展望:AI驱动需求拐点,模型为核心 - 2023年为AI元年,互联网大厂率先受益于AI云服务,2025年DeepSeek开源大模型推出带来结构性变化 [38] - 云厂商竞争有“变与不变”,规模效应仍为核心,开源模型使中型云厂商与巨头同台竞技,AI开发难度提升使MaaS需求增加,国产算力占比增加使一云多芯技术深化 [39][40] - 预计互联网厂商份额趋稳回升,中型云厂商有望成长为新的云巨头,海外对标Coreweave营收估值同步高增 [42][46] 商汤:AI2.0前沿探索者,三位一体布局AIGC - 商汤是全球计算机视觉领军公司,2022 - 2023年业务调整,聚焦生成式AI,营收增长,净亏损缩窄 [49][50] - 采用1 + X战略重组,集团核心业务聚焦AI云,X板块独立发展,SenseCore大装置领先,Capex投入转变为轻重结合模式 [53][54] - 商汤在中型云厂商中收入体量最大,研发投入高,大模型迭代迅速、产品体系全面,应用端产品丰富、行业应用广阔 [55][59][60] - X板块包括智慧汽车、智慧医疗、元萝卜机器人、智慧零售等,各有发展亮点和融资进展 [63][66][68][70]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收入为45.6、61.1、81.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 42.0、 - 34.0、 - 19.9亿元,目标市值794.9亿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1] 道通科技:业绩高速增长,AI赋能主业加速 -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8 - 2.0亿元,同比增长44.29% - 60.32%,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44.11% - 60.12% [72] - AI赋能第一曲线加速成长,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赋能第二曲线持续高端化,发布新品和新能源发展计划;第三曲线“空地一体”即将落地;AI驱动公司数智化变革 [72][74] - 2025年基本面拐点 + 商业模式升级,主业稳健,AI赋能初见成效,后续有望扭亏并打开全新增长空间 [75] 风险偏好判断以及重点标的 - 数字经济领军:海康威视、金山办公等 [76] - AIGC应用:金山办公、新致软件等 [76] - AIGC算力:浪潮信息、海光信息等 [76] - 数据要素:税友股份、博思软件等 [76] - 信创弹性:海光信息、太极股份等 [77] - 港股核心:中国软件国际、金蝶国际等 [77] - 智联汽车:德赛西威、虹软科技等 [77] - 新型工业化:中控技术、赛意信息等 [77] - 医疗信息化:润达医疗、嘉和美康等 [77]
计算机行业周报:云计算20年复盘与AI展望
申万宏源·2025-03-16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