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策略周观点:未来预期比高频数据重要
信达证券·2025-03-16 22:21

核心观点 - 2月以来高频经济数据看点不多,信贷同比偏弱,CPI、出口和消费表现不佳,仅二手房销售和挖掘机等行业数据有亮点;股市对乐观数据定价多,对悲观数据定价少,预期偏弱数据会引发稳增长政策;定价方式有两种发展可能,第二种可能性更大,即悲观数据已充分定价,稳增长政策和新产业将带来新景气周期,股市可提前定价;参考2013 - 2014和2019年走势,经济偏弱时股市可能先演绎结构性牛市,之后或切换到低位板块,若切换成功可能展开全面牛市 [2][3][5] 策略观点 经济数据与股市表现 - 2月以来高频经济数据亮点少,信贷同比弱,CPI、出口和消费不佳,二手房销售和挖掘机等行业数据是局部看点;股市对乐观数据定价多,对悲观数据定价少,预期偏弱数据会带来稳增长政策 [2][3][5] 定价方式发展可能 - 一是股市短期过于乐观,高低切资金基于行业轮动的操作可能被证伪;二是悲观数据已充分定价,稳增长政策和新产业会带来新景气周期,股市可提前定价,第二种可能性更大 [2][5][8] 历史走势参考 - 2013 - 2014年,经济持续下降但股市活跃,先有TMT结构性牛市,后牛市扩散到顺周期和金融,期间仅在钱荒和房地产投资下滑、GDP下台阶初期有较大回撤;2019 - 2020年Q1,经济偏弱但股市结构性赚钱效应强,消费核心资产、成长板块轮动,顺周期板块在2019年Q4开始表现,期间在贸易冲突和疫情冲击时有较大回撤 [3][8][10] 短期A股策略观点 - A股有望开启牛市第二波上涨,两会前后和4月决断时的调整或为投资机会;股市正由牛市初期进入中期,证据包括ETF资金走弱后股市赚钱效应仍强、多数行业库存和产能周期在低位、交易拥挤板块降温后股市热度仍高;1月中旬以来的上涨是牛市第二波上涨初期,两会分歧期接近结束,4月中季报和3月经济数据披露期可能有分歧,但难改上涨趋势 [14] 未来1个月配置建议 - 港股互联网>银行钢铁建筑>地产消费;10月以来震荡期市场风格偏向小盘低价策略,但牛市中震荡后期低价策略大多失效,新一轮上涨前风格大概率转向大盘;建议成长内部转配港股互联网,价值内部关注指数权重和破净类价值股 [18] 行业配置观点 - 行业组合建议配置港股互联网、银行、钢铁、家用电器;周期方面,商品价格受产能周期支撑,25年需求负面影响或减弱;消费板块估值中等偏下,投资机会在契合消费降级模式和高分红属性行业;成长方面,传媒互联网和消费电子等细分方向估值未达高位可增加配置,关注AI应用端变化;金融地产方面,金融类似2014年下半年低估值修复,房地产板块受益于政策宽松但需观察二手房销售持续性 [20] 本周市场变化 A股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全数上涨,上证50(2.18%)、沪深300(1.59%)、中证500(1.43%)领涨;申万一级行业多数上涨,食品饮料(6.19%)、煤炭(4.84%)、纺织服装(3.95%)领涨,计算机( - 1.36%)、机械设备( - 0.68%)、电子( - 0.62%)领跌;概念股中,共享单车(9.34%)、乳业(9.02%)、海工装备(7.94%)领涨,基因编辑( - 10.83%)、ChatGPT插件( - 8.31%)、卫星概念( - 7.85%)领跌 [22] 全球市场表现 - 全球股市重要指数涨跌分化,巴西圣保罗指数(3.14%)、上证综指(1.39%)、日经225(0.45%)领涨,标普500( - 2.27%)、法国CAC40( - 1.14%)领跌;商品市场重要指数涨跌分化,LME锌(3.43%)、国际黄金(2.94%)、铁矿石(2.01%)领涨,玻璃( - 2.32%)、PVC( - 0.92%)领跌 [23] A股市场资金情况 - 本周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通)共计575.80亿元(前值净流入332.29亿元);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发行5262亿元,累计净投放 - 2517亿元;截至2025年3月14日,银行间拆借利率本周均值下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均值下降;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本周仓位均值下降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