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正处漫长变革期,未来十五年新技术和地缘政治将改变市场、扰乱供应链,行业重心会转移 [2] - 决定汽车行业变革的四大关键趋势为多极化、自动化、互联化和电气化,简称“PACE” [2] - 到2040年全球纯电汽车新车销量渗透率基准场景下达68%,保守场景下达63%,不同区域电气化水平决定不同场景 [2] - 销量和收入来源正转向中国和“全球南方”市场,成熟市场新车销售已达“峰值”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汽车行业经历深刻变革,但变革内涵颠覆传统认知 - 汽车行业正经历重大变革,产业内部话语权平衡被重塑,新势力抢夺市场份额,技术发展快,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复杂 [11] - 出行模式转变速度低于预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且新出行方式渗透未达预测,私家车在郊区/乡村和长途出行中仍占主导 [12][16] - 未来十五年,全球多数地区出行需求预计年复合增长率2% - 3%,大型都市区域新交通方式对汽车销售整体影响有限 [15] 重塑汽车行业的四大关键趋势 多极化——从全球化到区域化 - 不同区域将按不同方向和速度发展,行业将更具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形成对比 [22] - 北美、欧洲和中国仍为核心市场,“全球南方”增长强劲但市场购买力低于西方和中国,汽车市场以入门级和大众化车型为主 [26] - 监管推动可持续发展转型,但各区域存在差异,地缘政治不稳定,全球化格局将改变,企业需强化产业链本土化战略 [27][28] 自动化 – 从人工到人工智能 - 自动驾驶普及面临技术、监管、消费者接受度和经济可行性等挑战,预计到2040年多种自动驾驶车辆将上路,但过程渐进且有区域差异 [35][36][37] - 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应用处于早期,预计到2040年车企将广泛采用,应用于各职能部门提升效率等,但不同车企获益程度因数据获取、法规和组织架构而异 [46][47] - 人工智能对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和汽车后市场企业影响不同,企业需学会利用人工智能管理业务并提高效率 [48] 互联化——从“马力到字节” - 到2040年所有新车预计遵循软件定义汽车(SDV)模式,对用户和主机厂有利,主机厂需调整电子电气和软件架构以保持竞争力 [53] - 主机厂目前专注自研电子电气和软件架构,正在兴起的生态系统有半导体主导、科技企业主导和主机厂主导三种发展路径,最终将形成全行业通用标准体系 [57][60] - SDV模式普及将重塑汽车电子价值链,主机厂、电子电气一级供应商和半导体供应商将面临不同机遇和挑战 [61][62] 电气化——从燃油车到电动车 - 电气化是重要议题,纯电汽车崛起不可逆,到2040年全球纯电汽车渗透率将超68%,不同区域增长速度和渗透率存在差异 [64][65] - 供应链脱离化石燃料,对“全球南方”和中国产生依赖,下游业务面临挑战与机遇,“全球南方”市场有商业机会但也面临挑战 [66][67] - 纯电汽车可在车 - 家(V2H)和车 - 网(V2G)系统中充当储能单元,催生新商业模式,但发展潜力可能受监管限制 [71] - 替代燃料在乘用车市场难成主流,氢能主要应用于商用领域,合成燃料不会大规模使用 [72][73] 产品演化与区域差异 更加本土化的产品 - 2040年主流车型与现在不同,约68%为纯电汽车,20%为混动车型,区域差异显著,车辆将采用SDV模式,自动驾驶渗透渐进 [76] - 客户购买行为因地区而异,“全球南方”市场以入门级和大众车型为主,未来十五年不会大量出现简配车型 [76] 中国和“全球南方”崛起,传统成熟市场地位依然稳固 - 全球汽车行业增长缓慢,预计未来年均增长1.1%,各地区增长速度差异显著 [91] - 中国和“全球南方”是主要增长市场,成熟市场新车销量已达或接近“峰值”,随后将缓慢下降 [92] - 中国将驱动收入增长,成熟市场仍有机遇,各市场战略重点不同,企业需根据市场特点制定策略 [93][94] 驾驭变革 主机厂 — 中国主导还是西方复苏? - 主机厂持续承压,需采取果断战略行动,话语权天平向中国主机厂倾斜,西方主机厂前景不明 [101][102][103] - 假设2040年有两种场景,场景一中国主机厂强化主导地位,西方主机厂陷入困境;场景二西方主机厂迎来复苏,全球汽车格局仍有竞争 [105][110] - 主机厂战略重点包括更灵活的本土化战略和加强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西方主机厂做好这些可稳住或夺回市场份额 [114][115] 零部件供应商 — 收入池和话语权的转变 未提及 迎接“马拉松”式变革 未提及
蓄势而行:2040年全球汽车行业前景展望:为“马拉松”式变革做好长期准备
罗兰贝格·2025-03-17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