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47,233.19万元,2022年为111,604.34万元,2021年为158,154.48万元[6] - 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863.26万元,2022年为10,005.79万元,2021年为24,941.23万元[6]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7元/股,2022年为0.31元/股,2021年为0.77元/股[6]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25%,2022年为4.47%,2021年为11.72%[6] 激励计划 - 2025年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55.5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32,413.08万股的0.17%[2][11] - 激励对象为18人,包括董事(不含外部董事)等[15] - 冯胜忠、黄诚获授权益数量均为8.90万股,各占授予总量的16.04%,占股本总额的0.03%[16] - 管理骨干等12人获授权益数量为26.90万股,占授予总量的48.47%,占股本总额的0.08%[17]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13.56元[18] - 授予价格不低于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50%和前120个交易日均价的50%较高者[19] - 第一个解除限售期比例为50%,自登记完成之日起12 - 24个月内;第二个解除限售期比例为50%,自登记完成之日起24 - 36个月内[21] - 授予需公司和激励对象满足一定条件[23][24][25][26][27][28] - 2025年公司业绩考核目标为净利润达到3.5亿,2025 - 2026年两年累计净利润达到8.0亿[29] - 业绩完成度对应公司层面解除限售比例[30] - 激励对象个人考核结果对应个人层面解除限售比例[31]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6个月[32] - 授予日由董事会确定,需为交易日,60日内完成授予等程序[33] - 公司在特定期间不得授予限制性股票[35] - 激励计划限售期分别为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12个月、24个月[20][37] - 激励计划中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情况,限制性股票数量和授予价格有对应调整方法[39][43] - 激励计划调整由董事会负责,律师需出具专业意见并及时披露相关公告[48] - 激励计划生效需经多步骤,经股东大会2/3以上表决权通过[50][51] - 激励对象名单需公示不少于10天,股东大会前5日披露监事会审核及公示情况说明[51] - 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通过后,公司60日内授予权益并完成公告、登记[52] - 限制性股票授予需董事会确认授予日等[53][54] - 若60日内未完成授予工作,激励计划终止,3个月内不得再次审议股权激励计划[54] - 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需董事会审议条件是否成就,不满足则回购注销[57] - 公司对激励计划有解释和执行权,未达解除限售条件将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58] - 公司按规定代扣代缴激励对象税费,不为其获取限制性股票提供财务资助[58] - 公司应配合激励对象进行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操作,若因监管机构原因未完成,公司不担责[60] - 激励对象资金来源为自筹,获授股票登记后享有分红等权利[64] - 公司出现特定情形激励计划终止,未解除限售股票按授予价加利息回购注销[68][69] - 公司控制权变更或合并分立,激励计划正常实施[70] - 激励对象职务变更仍在公司体系内,限制性股票按原程序处理[71] - 激励对象因客观原因离职,可行使权益半年内行使,未解除限售股票按授予价加利息回购注销[72] - 激励对象辞职或因个人原因被解除劳动关系,未解除限售股票按授予价回购[72] - 激励对象出现特定违规情形,公司有权要求返还收益,未解除限售股票按授予价回购注销[72] - 公司与激励对象争议协商调解60日未解决,可向法院诉讼[75] - 公司变更激励计划需经董事会审议,股东大会通过后变更有禁止情形[76] - 公司在股东大会审议前拟终止激励计划,需经董事会审议通过[77] - 公司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终止激励计划,由股东大会审议决定[77] - 公司终止激励计划时,应回购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79] - 公司以授予日股票收盘价与授予价格之间的差额作为每股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成本[85] 费用预计 - 预计本次授予的权益费用总额为765.35万元[86] - 假设2025年5月初授予,2025年会计成本预计为382.67万元[86] - 假设2025年5月初授予,2026年会计成本预计为318.89万元[86] - 假设2025年5月初授予,2027年会计成本预计为63.78万元[86]
长源东谷(603950) -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摘要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