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低空经济方兴未艾,有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生动力,随着政策环境完善和发展规划落地,市场有望快速发展 [2] - 低空经济横跨多产业,飞行器和空管系统是发展基础,应用场景拓展将渐次展开,eVTOL 商业运营有望改善传统通航财务模型 [3][4] 各部分总结 低空经济概述 -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涉及多行业的新兴领域,是综合经济形态,低空空域通常指地面以上 1000 米以内,可延伸至 3000 米以内 [7] 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性 国际视角 - 美国通航产业体系成熟,2022 年民用航空直接经济产出 1.80 万亿美元,贡献 GDP 1.02 万亿美元,占美国 GDP 的 4%,提供 939 万个工作岗位,通用航空直接经济产出 1212 亿美元,贡献 GDP 662 亿美元,提供 46 万个工作岗位 [9] - 中国通航产业与美国有差距,2023 年美国通航飞机数量为 21.42 万架,中国为 3303 架约为美国的 1/65,美国通航飞机总飞行时长 2856 万小时,中国通用航空飞行时长 137.1 万小时,其中载客类仅 2.8 万小时占比约 2%,且中国在通航文化和行业标准方面也落后于美国,这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9] 国内需求 - 中国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位于全球领先地位,截至 2023 年末民用无人机注册数达 126.7 万架,位居全球第一,无人机企业达 1.9 万家,2023 年新能源汽车全球销售份额达 63.5%,居全球第一,且在关键零部件领域具备优势,低空经济发展产业基础扎实 [11] - 低空经济企业具有高知识密度、高研发协同等特征,有望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eVTOL 有望在未来空中出行场景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在 eVTOL 部分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发展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2023 年 EH - 216 取得世界首个 eVTOL 航空器型号合格认证,并于 2024 年 5 月取得世界首个型号生产许可证,或将成为“新道超车”机会 [13] - 低空经济涵盖多产业,正逐步重塑交通格局和物流方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多元化,如在交通不便地区发展新兴产业打破发展瓶颈 [16] 本轮低空经济发展与此前的区别 顶层规划 - 2024 年 12 月 2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成立,负责战略制定和统筹协调工作,有助于强化底层设计、推动政策落实,推动低空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 [17][18] - 低空经济发展需多部门协同,民航局承担主体职能工作,2024 年 7 月成立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组 [19] - 地方政府积极抢抓机遇,2024 年超 26 个省(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发展低空经济,多地出台相关条例、方案和措施,产业发展生态逐步成型 [21] - 2023 年年中以来国家完善法规监管,出台《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等多项法规,为低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2][23] 空域管理 - 2023 年 12 月民航局出台《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将空域划分为 A、B、C、D、E、G、W 等 7 类,规范了空域划设和管理使用,为充分利用和管理空域资源奠定基础 [24] 适航取证 - 中国 CAAC 在 eVTOL 等新型航空器法律法规出台、颁发适航证等方面态度更为积极,既是对国家战略的落实,也是争夺标准制定话语权的体现 [25] 飞行器 整机 - eVTOL 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六大性能特征,有望成为低空经济主要飞行器载体,国内整机企业主要有科技型创业公司、大型航空航天国企或下属机构、汽车行业创业企业、传统无人机行业企业几类 [27] - 飞行汽车狭义指陆空两栖载具,与 eVTOL 有区分也有交集,国内有吉利太力、小鹏汇天等企业推出相关产品 [28][29] - 无人机是低空活动主要飞行器,按应用场景可分为产业无人机与消费无人机,2023 年中国商用无人机市场规模达 1174 亿元,产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占比提升至 65%,低空经济发展有望刺激其需求 [30][31][33] - 直升机是低空经济中成熟航空器,按运载能力可分为轻型/中型/超中型/重型几类,2023 - 2027/2027 - 2032 年中国民用直升机需求量有望超 500/1000 架,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34][35] 机载系统 - 航电和飞控系统是飞行器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约占 eVTOL 价值量的 20%,eVTOL 飞控系统遵循“电传操纵 - 自动飞行 - 自主飞行”的发展路径,SVO 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其趋势下 eVTOL 飞控价值量有望提升 [37][39][40] - 低空飞行器对导航系统有专门设计、面向适航研制、高完好性和高可靠性、高性价比器件选型等要求,海外传统航电系统企业经验丰富,国内部分供应商有研发经验但产品难以适用于低成本需求,汽车巨头入局有望赋能低空飞行器飞控发展 [41][44][45] 动力系统 - 电机电控方面,电推动系统尺度效应使低空飞行器可采用分布式动力架构,未来动力系统或以纯电为主,兼顾混动及氢动力等其他路线,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围绕更高功率、更高效的动力系统演化、迭代 [48][49][52] - 电池是制约低空飞行器商业化推广的核心部件,技术路线发展集中在半固态锂电池、固态锂电池、氢燃料电池三个方向,半固态锂电池产业化加速落地,是目前主流选择,全固态锂电池、氢燃料电池适用于长续航和大载重 [55][56][58] 零部件 - 结构材料方面,航空飞行器轻量化需求迫切,铝镁合金机遇涌现,碳纤维复材应用于低空飞行器多个部位,主结构和推进系统约占使用总量的 75% - 80% [61][63] - 安全系统方面,eVTOL 安全设计是核心要求,抗坠撞性设计和整机降落伞在航空级安全设计中较为常见 [65][66] - 座椅方面,航空座椅性能要求较高,单椅价值量超万元,定制化程度高,行业供应资质门槛高,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67][68] 空管系统 系统 - 空管系统由信息处理系统、外围设施、地面物理基础设施构成,智慧化空管是发展趋势,低空智联网联通多环节,是低空空管系统发展的必然路径 [69][70] 设施 - 物理基础设施包括机场、起降平台、飞行服务站等,提供起降辅助、飞行服务等保障,是空管的重要环节之一 [72][73] 监视 - 多种空管监视方式融合是保障飞行安全的必然趋势,ADS - B 具有覆盖范围广、更新周期短、建设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是未来民航监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其机载设备需求广泛,有望进一步拓展应用空间 [74] 通信 - 5G - A 覆盖 300m 以下空域,可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能够以较低建设成本实现连续组网,满足大部分低空业务需求 [75][77] - 卫星通信覆盖 300m 以上空域,具有覆盖面积广、通信传输距离远等优势,有望对地面网络形成补充 [77]
中金:联合研究:低空经济:投资中国蓝天新机遇
中金公司·2025-02-24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