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鼓励创新药发展,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提升能为创新药市场带来增量;医药领域反腐和治理未放松;医疗设备行业正在回暖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港股医药板块2025年2月恒生综合行业指数涨12.8%,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涨16.3%,跑赢市场3.5个百分点,截止2月28日医药行业市值占比4.6%;子板块中互联网医疗、生物科技和医疗器械涨幅大,中药、医疗服务和医药流通下跌 [3][6] - 2025年低于0.5倍PEG的子板块为中药、CRO和医疗器械,处于0.5 - 1倍PEG的为医疗服务和医药流通,制药和互联网医疗PEG估值高于2倍;2026年中药、CRO估值低,0.5 - 1倍PEG区间的为医药流通,处于1 - 2倍PEG区间的为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高PE由一脉阳光拉动,互联网医疗高于2倍PEG [7] - 港股南向资金净买入从去年年底开始放大,2025年1 - 2月港股通标的证券调整无医药行业股票 [10] - 2025年1 - 2月南向持仓增长前十的有泰格医药、思派健康等,持仓减少前十的有康龙化成、宜明昂科 - B等 [12] - 2025年2月21日宣布的2024年底恒生指数系列季度检讨结果3月10日生效,恒生指数无变动,其他指数变动与医药行业相关的有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等成份股调整 [13] - A股1月沪深300指数跌3%,医药生物(申万)指数跌3.8%,跑输市场0.8个百分点,13个子行业均下跌;2月沪深300指数涨1.9%,医药生物(申万)指数涨5.1%,跑赢市场3.2个百分点,涨幅较大的子板块有医院、医药研发和医疗设备,血液制品和医疗耗材下跌 [3] 行业数据更新 - 受疫情放开、积压择期手术释放及医药反腐影响,医院门诊诊疗量和出院人次较波动,2024年1 - 11月广西南宁和四川成都诊疗量和出院人次数据趋于平稳至个位数增速 [15][16] - 2024年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收入28507亿元,同比增5.6%,支出23824亿元,同比增8.1%,不含生育保险支出增6.8%;2025年1月收入3143亿元,同比增10.4%,支出1799亿元,同比增8.5% [17] - 2024年商业健康险原保费收入9773亿元,同比增8.2%,呈加速增长趋势,占国家医保统筹基金收入的34% [20] - 海关出口数据显示,心电图记录仪等医疗器械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数量和金额加速增长,内窥镜增速较高 [21] 行业新闻整理 - 2025年1月9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支持创新药发展企业座谈会,下一步将研究出台系列政策支持创新药,包括完善保障体系、拓宽支付渠道等 [23][24] - 1月1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开展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4月起全国飞行检查,检查主体和内容有扩展 [25] - 1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2025年1月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47%,各类设备销售金额和数量大多同比增长 [26] - 2月1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涉及定点医药机构结算、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等事项 [27] - 行业流传《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优化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支持创新药发展等措施,包括设立投资基金、试行自评制度等 [28] - 2月21日国家医保局宣布中心静脉给药价格综合治理结果,推动企业下调终端挂网价格,多类中心静脉给药费用降低 [29][30] - 2025年1月中标489台CT设备,比去年同期增长4.2%,中标188台MRI设备,比去年同期增长38.23%,中标2206台超声诊断设备,比去年同期增长138% [30]
医疗设备行业回暖迹象明显
民银证券·2025-03-05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