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体会:春雷响,万物新
中信建投·2025-03-13 20:4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具体行业投资评级,但整体政策导向显示对消费、科技、基建等领域持积极态度[3][7][12] 核心观点 - 2025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左右,CPI增速目标2%左右,财政赤字率拟按4%安排(较2024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达5.66万亿元(同比增加1.6万亿元)[7][8][9] - 货币政策强调适度宽松,将适时降准降息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11][12] - 重点工作聚焦提振消费(部署18项措施)、现代化产业建设(16项措施)、房地产稳定(7项措施)及债务化解(4项措施)[14][15][17][18] 分项总结 一、经济目标 - 财政支出强度显著提升: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同比增加2.9万亿元),包括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同比增30%)和4.4万亿元地方专项债(同比增12.8%)[8][9] - 就业目标保持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7][9] 二、政策取向 -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赤字率提升至4%,预算支出29.7万亿元(同比增4.2%),并首次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8][11] - 强化民生导向:政策着力点转向促消费,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12][15] 三、产业布局 - 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发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推进"人工智能+"行动[17] - 传统产业升级: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工程,加快数字化转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17] 四、房地产与债务 - 房地产调控: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优化用地供应及放宽城市自主权等措施稳定市场[18] - 债务化解:动态调整高风险地区名单,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隐性债务置换规模未披露[18] 五、区域与绿色转型 - 区域协调:加大专项债对基建投资支持,优化算力资源布局[15][17] - 绿色经济: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提升至3%(2024年为2.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