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股调整引发全球避险情绪升温,港股科网调整但内需接力走出独立行情,两会后促消费政策支持落地,市场反应政策预期布局内需复苏主线,支撑港股 [2][4] - 全球流动性波动受美联储议息决议、经济预测摘要及日央行利率会议影响,科技行业多个龙头本周有重磅事件,可关注港股科网龙头业绩 [4] - 继续推荐“高弹性 + 高股息”配置策略,看好港股 AI 及科网板块、半导体产业链,建议以高股息板块作防御性底仓 [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策略 - 美股持续调整致全球避险情绪升温,港股科网股估值修复充分后上涨动能减弱,出现技术性回调,但内需板块回暖支撑港股走出独立行情 [4] - 美联储议息决议及经济预测摘要、日央行利率会议是海外流动性关键变量,英伟达 GTC 大会及港股科网龙头业绩披露值得关注 [4] 港股行业动向 AI - AI 呈多线发展态势,本地化部署门槛降低,头部大厂加速 AIAgent 布局,中国 AI 重估带动 AIDC 新一轮建设周期 [10][12] - 谷歌发布开源多模态大模型 Gemma - 3,性能接近 DeepSeek - R1 且可在本地消费级显卡部署,看好推理端消费级 GPU、AISC 芯片需求提升 [13] - OpenAI 和阿里巴巴围绕 AIAgent 布局提速,有望推动算力需求增长,利好云计算服务商等 [16][17] AIDC - 中国 AI 发展催生 AIDC 新一轮建设周期,数据中心产业链公司股价表现亮眼,万国数据和新意网集团涨幅跑赢恒生科技指数 [18] - 本轮 AIDC 建设周期由需求端驱动,单机柜功率密度提升对散热、配电等提出更高要求,可关注相关子版块 [24] 消费 - 两会后促消费政策快速落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覆盖范围广,重视需求侧消费刺激,短期内提振市场情绪 [11][12][29] - 各地围绕“以旧换新 2.0”发布增量促销费政策,生育补贴政策逐步落地,可关注相关子板块 [36] 港股市场数据概览 港股周度综述 - 港股上周小幅回调,估值突破 2024 年 10 月高点但距历史均值有距离,股债性价比方面风险溢价有变化,南向资金仍净流入,市场上涨宽度扩散 [40] - 股指表现分化,科网板块调整,能源等板块补涨,盈利仍边际小幅上修,技术面超买程度改善但拥挤度仍高,上涨势能放缓 [41] 全球主要股指表现 报告列出全球主要股指过去 1 周、1 个月、3 个月及 2025 年初至今表现,但未给出具体数据 [42] 港股主要指数走势 报告展示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走势,但未详细描述 [47][48][49] 港股 AH 溢价及南向资金流入 - AH 溢价回落接近去年 9 月底低点,南向资金延续净买入但流入幅度下降 [54] 港股周度估值盈利贡献情况 - 恒指过去一周涨幅主要受估值驱动,PE、PB 仍处历史较低区间 [58] 估值 - 恒指动态 PE、PB 升破均值以下一倍标准差 [61] - 恒指相较于美债 10 年期利率的风险溢价回升至均值以下两倍标准差上方,相较于中债 10 年期利率的风险溢价降至均值以下 [65] 技术面 - 恒指 14 天 RSI 自超买区间回落至偏高区间,仍处于布林通道均线上方 [69] 市场宽度 - 恒生综指成分股股价 52 周新高、新低占比均下降,超 100、250 日均线占比上升,位于布林通道上方占比回落、下方占比降低 [72][74][76] 港股行业数据概览 港股行业表现总结 - 上周港股行业涨跌不一,原材料等政策强相关板块领涨,信息技术板块回调,部分行业上涨势能有变化 [84] - 内需方向涨幅突出,南向资金流入可选消费等板块,卖空压力整体回落,各行业动能有不同表现 [85] 行业表现 报告列出各行业过去 1 周、1 个月、3 个月及 2025 年初至今涨幅数据 [86] 行业相对表现 报告展示各行业相对恒生综指表现,但未详细描述 [87][91] 互联互通情况 报告提及互联互通上周净买入、净卖出个股及持股市值占比情况,但未给出具体内容 [95][97] 行业卖空持仓占流通市值比例 报告列出各板块上周平均、过去一个月平均等卖空持仓占比数据 [101] 行业技术面 - 报告介绍 RRG 工具及行业在日度、周度 RRG 图中的象限分布情况,但未详细描述各行业具体位置 [102][106]
港股周报:消费政策加码,港股韧性持续-2025-03-19
交银国际·2025-03-19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