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非货基金代销保有规模增长主要由股指基金推动,债基代销规模增加,主动权益代销保有下滑 [1] - 代销格局上,主动权益银行领先,股指基金券商居上,固收类产品银行、三方为首 [1][11] - 展望未来,实现“投资者获得感提升 - 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正向循环,需财富管理行业站在客户一边,发挥投顾、受托责任、资产配置和再平衡的力量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数据概况 - 2024年公募基金代销(前100名机构)非货基金保有规模9.54万亿,较上半年增加7.6%,较去年同期增加11.6%;权益基金保有规模4.85万亿,较上半年增加2.6%;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1.7万亿,较上半年增加25.3% [2] 代销格局分析 - 银行:以代销主动权益、固收类产品为主,2024年下半年代销股指产品迅速上量,代销结构从主动权益主导转变为固收类产品主导。截至2024年末,银行代销主动权益、股指、固收类产品保有规模分别为18419亿、1923亿及21817亿,较上半年分别 -7.2%、+43.6%、+13.3% [11][12] - 券商:代销多以ETF等股指产品为主,头部集中,2024年代销债基迅速增长。截至2024年末,券商代销主动权益、股指、固收类产品保有规模分别为3398亿、9827亿及5830亿,较2024年上半年分别 -15.1%、+26.7%、+34.9% [15][17] - 三方:集中度最高,代销多以固收为主,不同机构产品格局因定位、战略而异。排名前百机构中三方代销非货基金总规模32657亿,蚂蚁代销规模领先,其他机构如天天基金、基煜、汇成、盈米等在产品布局上各有侧重 [19][21] 长期格局变化 - 从2021年到2024年末,公募前百机构代销保有格局从银行“一家独大”变为银行、券商、三方“三足鼎立”,银行代销市场份额下降,券商、三方份额提升 [24] 产品趋势分析 - 2024年非货基金代销保有规模增长由股指基金推动,债基代销规模增加,主动权益代销保有下滑。2024年排名前百机构非货基金代销保有规模95367亿,较2024H1增加7.6%;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17039亿,较2024H1增加25.3%;主动权益保有规模31479亿,较2024H1减少6.5%;债基保有规模46849亿,较2024H1增加13.3% [32] - 公募产品演变趋势为由主动权益转向被动ETF,由固收 + 转向纯债产品。个人投资者资金因无法接受波动,从主动权益转向ETF、由固收 + 转向固收货币;机构投资者资金流入固收类产品和ETF [33] 投资者行为分析 - 主动权益新发规模随市场涨跌而增减,2019 - 2021年沪深300指数上涨期间,主动权益产品新发规模提升,2021Q1达到最高点6389亿元后回落 [40] - 2024年9月资本市场回暖,主动权益代销保有规模下滑,股票ETF规模、申购和代销保有迅速增加。24年末排名前百机构代销股指基金规模17039亿,相较上半年增加25.3%;截至24Q4股票ETF基金规模30268.24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同比大增96.1%;24Q4总申购再创历史新高,净申购份额1579.46亿份 [45] 未来展望 - 实现“投资者获得感提升 - 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正向循环,财富管理行业需站在客户一边,发挥投顾、受托责任、资产配置和再平衡的力量 [49]
2024公募代销数据点评:ETF驱动下的代销新格局
中信建投·2025-03-18 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