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两会过后消费政策预期推动A股逐步临近阶段新高,港股短期调整后续创阶段新高,成交热度维持高位,两融参与度持续火热,南向资金维持净流入趋势,攻坚波折前行,后续持续观察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效果 [1] 微观流动性整体 - 本期资金供给合计248亿元,资金需求844亿元,整体对于市场净流入 -596亿元 [2][7] - 两融资金持续净流入,南向资金净流入额维持在高位,ETF净赎回额大幅收窄 [2][7] 资金供给 偏股型公募新发 - 本期偏股型公募新发份额为216.50亿份,相较于上期357.61亿份变化 -39.46% [2][10] - 最近一周新发规模为101.84亿份,位于过去三年的79.3%分位,2022年以来周度分位数来看,最近两周分别处于84%和77%分位 [2][10] 北向资金 - 截至25年3月16日,北向当周成交额占全A周成交总额比例为13.14%,较上一期的13.25%回落0.11pcts,活跃度基本维持在上期位置 [13] - 本周北向资金成交额较上月底、上周分别下降16.54%、2.13%,但依然位于24年12月以来的较高位置 [13] 两融资金 整体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16日,市场融资余额为19,119亿,融券余额为122亿,整体占全A流通市值比例为2.37%,两融交易额占全A成交额比例为9.87% [15] - 本期两融表现为净流入286.25亿元,较上期的净流入443.57亿相比变化 -35.47%,流入规模维持在较高位置,交易占比接近10%,参与热度较高,距历史最高位置有上升空间 [15] 资金流向 - 本期两融资金整体净流入,中游制造、下游消费、上游原料板块净流入居多,无板块净流出 [18] - 有色金属、电子、计算机行业净流入规模领先,银行、煤炭、交通运输行业小幅净流出,2025YTD两融对中游制造行业偏好明显 [18] 存量股票型ETF - 本期存量股票型ETF净申购额为 -254.88亿元,相比于上期的 -1068.35亿元净赎回额度收窄813.47亿元,申购表现出现明显波动 [2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等本期净申购领先,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净赎回领先 [23] 资金需求 股权融资 - 以发行日统计,本期股权融资规模71.02亿元,上期IPO + 再融资整体募资规模达215.44亿元,本期较上期整体募资规模有所回落 [3][26] - 未来两周IPO规模预计为33.75亿元(按发行日),14.77亿元(按上市日) [26] 产业资本 - 本期产业资本表现为净减持135.25亿元(增持31.63亿元,减持166.88亿元),上期净减持97.50亿元,本期大股东净减持规模较上期有所走阔,但最新一周减持规模环比大幅减少致整体净减持规模收窄 [3][30] - 减持主要集中在中游制造和下游消费板块,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行业净减持规模相对领先,银行、有色金属、纺织服饰行业仍维持净增持 [31] 限售解禁 - 本期限售解禁市值为664.27亿元,相比于上期4828.17亿元变化 -86.24%,A股解禁压力近两周明显回落 [4][35] - 未来两周预计解禁511.14亿元,机械设备行业未来两周解禁压力最大,预计解禁100.93亿 [4][35] 南向资金 - 本期南向资金净流入908.09亿元,相比于上期净流入1,180.60亿元变化 -23.08%,整体净流入额处于阶段性高位 [4][39] - 资金持续看好港股资产进行配置,原因一是两会后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发布实施,市场政策预期高;二是系列推动增量资金入市政策或使中长线资金流入港股 [39]
微观流动性跟踪:谁在进,谁在退?
天风证券·2025-03-21 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