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深度报告:估算关税对美国通胀的影响,三个框架
平安证券·2025-03-25 22:37
关税政策概述 - 特朗普宣布的关税政策包括“地区关税”(25%加墨欧、20%中国)和“行业关税”(25%钢铝、汽车、药品、芯片和木纸)等[8] 通胀现状与研究目的 - 2025年2月美国CPI通胀率为2.8%,美联储上修2025年PCE和核心PCE通胀率预测中值至2.7%和2.8%,高于2%政策目标[19] - 估算关税对美国通胀影响,有助于研判通胀走向和评估关税落地难易程度[19] 分析框架及结果 - 基础框架:假设关税成本完全传导,“地区关税”涉及4689亿美元,相当于加税14.3%,预计抬升CPI、PCE通胀率2.7、2.9个百分点;“行业关税”预计拉动1.2、1.3个百分点[8] - 进阶框架:考虑企业定价策略,“地区关税”预计拉动CPI通胀率1.24个百分点,“行业关税”预计拉动0.75个百分点,“地区+行业”关税预计拉动1.41个百分点[8] - 动态均衡模型:以“25%加墨、10%中国”为例,无反制时预计拉动2025年美国通胀0.49个百分点,有反制可能放大至2倍[8] 总结与结论 - 进阶框架兼顾精度和可操作性,预计“地区关税”拉动美国CPI通胀率0.9 - 1.2个百分点,“行业关税”拉动0.5 - 0.8个百分点,“地区+行业”关税拉动1.0 - 1.4个百分点[8][90] 落地难度分析 - 美国对华加征20%关税制约较小,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制约上升,追加欧盟乃至全球关税制约更大;汽车关税制约较大,药品、钢铝、木纸、芯片等关税制约较小[6] 风险提示 - 对关税传导路径理解不到位、进口商品与CPI、PPI映射有误差、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不确定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