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2.0”的代价
招商证券·2025-03-26 11:32
关税风险释放期 - 4月1日美国将发布《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审查结果及非美对等关税审查结果,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和特定行业关税,各国或还击[1][9] - 截至3月25日,已落地关税包括对不符合USMCA的加墨产品征25%(加能源产品10%)、对中国商品征20%、对全球钢铁和铝产品征25%[1][9] - 4月2日将实施的关税包括对等关税、对符合USMCA的加墨产品征25%、对欧盟征25%、对特定行业和从委进口油气国家征25%等[1][10] 对等关税精准打击 - 从贸易差额、双边关税差额、增值税差额三个维度考量,除已实施的国家外,越南、泰国、韩国、日本可能在4月2日名单中[13][24] - 对等关税目标为精准打击、趋利避害,包括增加美产品购买需求、确保关键产品自主可控、削弱非美制造大国竞争力[2][28] 关税经济代价 - 采用GTAP模型模拟两种情景,情景一为对中国加征20%等,情景二为对中国加征40%等[29][31] - 情景一:3 - 5年美国实际GDP累计降3.84%,全球降1.06%;美国出口降2.12%,全球降2.33%;美国进口降8.76%,全球降2.46%;美国CPI升2.17%[3][32][33] - 情景二:3 - 5年美国实际GDP累计降5.51%,全球降1.75%;美国出口降3.28%,全球降2.78%;美国进口降11.88%,全球降3.01%;美国CPI升3.53%[4][5][35][36] - 美国加征关税对自身经济短期冲击高于中国及其他经济体,对中国出口影响明显高于其他经济体,且短期推高美国通胀,对主要贸易伙伴产生通缩效应[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