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深度报告20250326:走出低通胀:“去产能”和“促消费”谁更有效?
东吴证券·2025-03-26 17:35

物价下降成因 - 1998和2015年低通胀主因是供给端产能压力,工业价格分别能解释57%和100%的GDP平减指数转负[4] - 1998年消费需求不足,形成价格和需求负反馈循环;2015年消费相对强劲,劳动工资上涨和低通胀并存[5][10] - 本轮低通胀工业影响最小,服务业价格降至历史最低,二产贡献48%,低于1998年的57%和2015年的100%[14] 走出低通胀模式 - 1998年“去产能”和“促消费”双管齐下,去产能以纺织业为突破口,促消费大力推进居民增收[25][26][32] - 2015年“去产能”为主,促消费政策力度小,去产能分5个步骤推进[25][48] 价格回升模式 - 1998年GDP平减指数回升72%来自二产,21%来自服务价格;2015年99%来自二产[53] - 去产能使工业价格回升2个点,GDP平减指数从-0.7%到-0.02%;促消费使服务价格回升2个点,GDP平减指数从-0.7%到+0.39%[1][53] 风险提示 - 历史比较可能忽略扩投资、房地产等政策作用[59] - 影响价格因素多,如国际油价、猪周期、气候因素等无法把控[59] - 促消费政策拉动物价回升可能资金投入大,有通货膨胀风险[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