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大证券(601788)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审计财务报告
601788光大证券(601788)2025-03-27 23:16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5.77亿元[9] - 2016年4月浸鑫基金优先级、中间级、劣后级有限合伙人分别出资32亿、10亿、10亿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购子公司产生的商誉累计计提减值准备12.13亿元,账面价值5.41亿元[13] - 2024年末资产总计2929.5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2.85%[31] - 2024年末负债合计2237.36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6.71%[32]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692.2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96%[33] - 2024年末货币资金747.85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0.08%[31] - 2024年末融出资金428.4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6.47%[31] - 2024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771.6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43%[31] - 2024年末应付短期融资款134.06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47%[32] - 2024年末拆入资金155.9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1.62%[32] - 2024年末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666.8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52.02%[32] - 2024年末代理买卖证券款708.4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7.59%[32]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95.98亿元,较2023年度下降4.32%[39] - 2024年度营业总支出59.90亿元,较2023年度下降19.06%[39] - 2024年度营业利润36.09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37.17%[39] - 2024年度净利润30.86亿元,较2023年度下降28.25%[39]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8亿元,较2023年度下降28.40%[42] - 2024年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4.30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144.34%[42] - 2024年度综合收益总额35.15亿元,较2023年度下降21.47%[4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58元/股,较2023年下降30.95%[42] - 2024年度营业收入81.43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8.08%[44] - 2024年度净利润22.63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9.90%[44] -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3.82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133.50%[49] - 2024年度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150.43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1.57%[49] - 2024年度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82.69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100.95%[50] - 2024年度利息净收入16.03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35.21%[44] - 2024年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2.84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0.45%[44] - 2024年度投资收益34.55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51.96%[44] - 2024年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3.89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54.90%[47] - 2024年度综合收益总额26.53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14.80%[47] 法律诉讼 - 2018年10月至2024年5月浸鑫基金部分有限合伙人向光大浸辉或光大资本提起法律诉讼或启动仲裁程序[11] 审计事项 - 审计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编制,公允反映公司2024年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光大证券金融工具含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其估值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18] - 光大证券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量融出资金等预期信用损失,其准备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20] 公司发展 - 2009年8月18日公开发行5.2亿股普通股(A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64] - 2015年9月1日非公开发行股票后,股本总数由34.18亿股A股增至39.06698839亿股A股,注册资本由34.18亿元增至39.06698839亿元[64] - 2016年8月18日在香港联交所完成H股首次公开发售,发售6.8亿股每股面值1元的新股[65] - 2016年9月19日行使H股超额配售权,发售2408.88万股每股面值1元的新股[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注册资本为46.10787639亿元[66] 会计政策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自报告期末至少12个月内具备持续经营能力[69][70]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72]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部分子公司采用其他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编制报表时进行折算[74]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公司及控制的子公司[80]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合并日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非同一控制下按公允价值计量[77][78] - 集团丧失子公司控制权产生的处置收益或损失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收益或损失也计入当期投资收益[82] - 公司购买少数股权成本与应享子公司净资产份额差额,及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价款与对应净资产差额,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资本公积[83] -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随时支付存款及特定投资[84] - 集团收到外币投入资本按当日即期汇率折合人民币,其他外币交易按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或近似汇率折合[85] - 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时,资产负债表资产和负债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利润表收入和费用用交易发生日近似汇率[86] - 集团金融工具包括货币资金、债券投资等[87]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成为合同一方时于资产负债表内确认,初始以公允价值计量[88] - 集团通常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分为三类[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续以公允价值计量,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93] - 集团将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财务担保负债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9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初始确认后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98] - 财务担保负债以损失准备金额和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相关收益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孰高进行后续计量[9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初始确认后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100] - 逾期超过30日,公司确定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109]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等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04] -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105] - 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是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106] - 对于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公司始终按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06] - 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111] - 公司根据永续债合同条款及其经济实质,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分类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114] - 投资性房地产中房屋及建筑物使用寿命为4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0.00%,年折旧率为2.50%[131] - 固定资产中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为40年,残值率为0.00%,年折旧率为2.50%[133] - 固定资产中电子通讯设备折旧年限为3 - 8年,残值率为0.00%,年折旧率为12.50% - 33.33%[133] - 固定资产中办公设备及其他设备折旧年限为3 - 8年,残值率为0.00% - 10.00%,年折旧率为11.25% - 33.33%[133] - 固定资产中运输设备折旧年限为5 - 25年,残值率为0.00% - 10.00%,年折旧率为3.60% - 20.00%[133]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2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购买日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付出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23] - 通过企业合并以外方式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24] - 通过企业合并以外方式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24] - 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采用成本法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125] -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成本含工程用物资、直接人工等,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136] - 主要无形资产软件及其他摊销年限为3 - 10年,按直线法摊销[140] -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初始成本是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144] -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等多项资产确定是否存在减值迹象[145] - 公司将已发生且受益期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并在受益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149][150] - 公司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的义务作为合同负债列示[152] - 公司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金额按国家规定基准和比例计算[154] - 公司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在规定两者孰早日确认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155] - 预计负债按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最佳估计数初始计量,资产负债表日复核账面价值并调整[157] - 优先股、永续债等其他金融工具参见附注五、11说明[158] - 公司按当期净利润的10%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和交易风险准备金[170] - 公司每月按照不低于基金托管费收入的2.5%提取其他风险准备金[170] - 公司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确认收入[159] - 利息收入按借出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162] - 其他收入在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转移给客户时确认[163]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按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164] -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手续费收入在交易日确认为收入[164] - 承销收入于完成承销合同中的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165] - 保荐收入在履行履约义务过程中或完成时点确认收入[165] - 咨询服务业务收入在履行履约义务过程中或完成时点确认收入[166] - 公司对短期租赁(租赁期不超过12个月)和低价值资产租赁不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181] - 融资租赁下,公司在租赁期开始日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并终止确认融资租赁资产[182] - 经营租赁的租赁收款额在租赁期内按直线法确认为租金收入[183] - 公司从事融资融券业务,包括融出资金和融出证券[186]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按业务发生时实际支付款项入账,买卖差价以实际利率法摊销确认为利息收入[190]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按业务发生时实际收到款项入账,买卖差价以实际利率法摊销确认为利息支出[190]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92] - 公司代理客户买卖证券收到的代理买卖证券款全额存入指定银行账户并确认为负债[193] -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194] - 公司估计公允价值采用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估值技术[194] - 公司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确定关联方[195] - 公司以经营分部为基础考虑重要性原则确定报告分部[196] - 编制分部报告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编制集团财务报表的会计政策在重大方面一致[196] - 公司管理层编制财报时需运用估计和假设,实际情况可能与估计不同[197] - 除部分资产折旧、摊销及减值涉及的会计估计外,其他主要会计估计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确认等[198] - 公司运用会计政策过程中的重要判断包括结构化主体控制权判断等[199] - 公司2024年度执行财政部近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及指引[199] - 规定及指引包括《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199] - 解释第17号规定公司划分负债流动性仅考虑推迟清偿负债的权利[200] - 对于交易对手方选择交付自身权益工具清偿的负债,选择权分类影响负债流动性划分[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