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26年度香港税务展开,涵盖入息税(含薪俸税、利得税、物业税)、印花税、应课税品税等税种,介绍各税种的税率、征税基准、税务扣除、特殊规定等内容,还提及税务期限、征收及联络人信息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入息税 - 采用分类税制,对受雇收入征薪俸税、经营利润征利得税、房产租金征物业税,其他收入不征税 [8] - 以地域来源原则征税,仅对香港产生或源自香港的收入征税 [9] - 课税年度为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不同税种计税方式有别 [10] - 截至2025年2月26日,香港与多个司法辖区签有全面性避免双重课税协定/安排 [11] - 符合条件的香港居民可选择个人入息课税,将三项应课税入息整体评税,亏损可结转 [12] 薪俸税 - 税率采用累进税率,最高应付税款有标准税率限制,2025/26与2024/25年度部分税率相同 [15] - 个人免税额包括基本、已婚人士、子女等多种类型,2025/26与2024/25年度部分金额相同 [17] - 税务扣除项目有个人进修开支、居所贷款利息等,部分项目有最高限额 [19] - 已婚人士通常分开评税,符合条件可选择合并评税,申请子女免税额需列明配偶名字 [20][21] - 征税基准与个人居住地等无关,不同雇佣合约情况计税方式不同,海外收入税务豁免有变化 [22][23] - 董事袍金、退休金等收入计税有规定,现行法例堵塞漏洞,转让定价措施适用 [24] - 津贴及可兑换现金福利等须缴税,非现金福利部分免税,股份认购权收益须缴税 [25][26] - 退休福利包括强制性公积金计划和其他退休计划,供款及收益税务处理有别 [27][28][29] - 雇佣合约终止时,赔偿金与酬金税务处理不同,代通知金须缴税 [30] - 雇主有法定申报及扣缴义务,如通知税务局、填报报表等 [31][32] 利得税 - 税率分法团和法团以外人士,2025/26与2024/25年度部分税率相同 [34] - 征税基准为在港经营业务获香港产生或源自香港的应评税利润(资本性质除外),应评税利润需调整计算 [35][36] - 某些收入因推定条款被视作应评税收入,部分收入利得税计算有规定 [38] - 外地收入豁免征税机制对四类指明外地收入有规定,符合条件须缴税 [40] - 资本收益通常不征税,但外地处置收益可能被视作源自香港须缴税 [40] - 香港银行利息收入可获豁免,但有例外情况 [42] - 税务上可扣除为产生应课税利润的支出及开支,部分资本开支可获税务扣减 [44] - 研发开支分甲类和乙类,可获不同程度税务扣减 [45] - 税务亏损可扣除和结转,公司合伙亏损可抵扣利润,无集团间亏损抵扣,有反避税条款 [46][48] - 特殊类别纳税人/收入包括财务机构、保险等业务,不同业务计税和优惠有别 [49][50][51] - 优惠税务制度下部分业务有实质活动要求,税务局可订明细节 [69] - 资本开支的税项宽减包括建筑物、机械等,不同情况扣除方式不同 [70][71][74] - 销售回租及杠杆式租赁中,出租人折旧免税额有特别规定 [79] - 转让定价法规及文档要求包括两套调整规则、三层式文档要求、豁免条件和预先定价安排制度 [80][81][83] 物业税 - 税率标准为15% [89]
20252026香港税务概览报告(繁体版)
普华永道·2025-03-28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