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推荐,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个体精准化治疗推动肺癌靶向药物持续升级,国内新药持续涌现,构建了 NSCLC 靶向、免疫治疗精准化治疗体系,DLL3 TCE、B7 - H3 ADC 有望突破 SCLC 治疗瓶颈 [5] - 中国通过自主研发构建多层次肺癌治疗体系,双抗、ADC 等技术有望为 NSCLC 提供治疗选择并突破 SCLC 治疗瓶颈,建议关注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迪哲医药、艾力斯、泽璟制药等企业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肺癌治疗个体精准化已成主流 - 肺癌是全球和中国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22 年全球新发病例 250 万例,占 12.5%,死亡病例 180 万例,占 18.6%;中国新发病例 106 万例,占 22.0%,死亡病例 73 万例,占 28.5% [9] - 肺癌分为 NSCLC 和 SCLC 两大类,NSCLC 约占 85%,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亚型;SCLC 约占 15%,恶性程度高 [10][12] - 肺癌治疗从传统手术、放化疗向靶向、免疫治疗等精准治疗发展,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双抗、ADC 等新技术拓展研发边界 [14][17] - 过去十年中国自主开发近三十款肺癌创新药,形成覆盖靶向、免疫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多层次体系 [17] 构建 NSCLC 精准化治疗体系 靶向治疗开启 NSCLC 精准治疗时代 - 早中期 NSCLC 患者手术切除为主,围术期化疗可提高五年生存率,免疫治疗成Ⅱ - Ⅲ期围术期新标准 [21] - 靶向和免疫治疗是晚期 NSCLC 标准治疗手段,EGFR - TKI 应用延长患者总生存期,不同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有进展和突破 [22] - EGFR 突变在亚洲人群比例近 50%,三代 EGFR - TKI 联合化疗或 EGFR/c - Met 双抗是一线治疗研究热点,正尝试开发四代 TKI 解决耐药问题 [28][32][35] - ALK 基因重排约占 3 - 5%,三代 ALK - TKI 洛拉替尼一线治疗 mPFS 突破 60 个月,被指南优先推荐 [38][39] - ROS1 基因融合约占 2 - 3%,克唑替尼获批适应症但血脑屏障穿透率低,他雷替尼对原发融合和耐药突变有效 [44][46] - EGFR ex20ins 约占 2 - 4%,舒沃替尼治疗二线及以上 ORR 达 61%,一线 ORR 达 79%,300mg 组 mPFS 延长至 12.4 个月 [50] - KRAS 突变西方人群比例为 20 - 30%,中国为 10%,氟泽雷塞获批上市,二线治疗 ORR 为 49.1%,联合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 ORR 高达 81.8% [51][54] - MET ex14 跳跃突变约占 3%,赛沃替尼治疗初治或经治患者疗效和安全性良好 [55][59] - RET 融合突变约占 1 - 2%,塞普替尼成为 NCCN 和 CSCO 指南推荐的一线标准疗法 [60][62] - NTRK 融合在 NSCLC 中仅占 0.2%,ICP - 723 初步展示疗效信号 [66][67] - HER2 突变约占 2 - 4%,Zongertinib 疗效良好,德曲妥珠单抗获批后线治疗 [68] - BRAF V600 突变约占 1.5 - 3.5%,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方案获批,疗效优于化疗和免疫治疗 [70] 免疫治疗为驱动基因阴性 NSCLC 提供治疗选择 - 以 PD - 1/PD - L1 为靶点的免疫抑制剂可提高驱动基因阴性 NSCLC 患者缓解率和控制率,不同 PD - L1 表达水平患者治疗方案不同 [71] - 二线治疗需评估既往治疗方案,K 药联合化疗作为非鳞/鳞状 NSCLC 一线标准治疗方案获研究数据支持 [72][75] 双抗在 NSCLC 治疗领域的探索 - 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靶向两种抗原表位,有三类抗肿瘤作用机制,部分产品获批上市或进入三期临床 [81] - EGFR/cMET 双抗埃万妥单抗联合化疗获批用于 EGFR 突变 NSCLC 二线治疗,联合拉泽替尼正向一线治疗推进 [82] - PD - 1/VEGF 双抗依沃西单抗“头对头”K 药Ⅲ期临床取得阳性结果,有望重塑一线治疗模式 [86][87] - PD - 1/IL - 2α - bias 单药治疗晚期 NSCLC Ⅰ期临床显示疗效,正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92][93] ADC 在 NSCLC 治疗领域的探索 - 肺癌是 ADC 药物研发有吸引力的领域,针对 NSCLC 不同靶点的 ADC 药物发展迅速 [97] - HER2 ADC 德曲妥珠单抗获批用于 HER2 突变晚期 NSCLC 二线治疗,5.4mg/kg 剂量临床获益大 [98][103] - TROP2 ADC 芦康沙妥珠单抗在 EGFR 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中均有效,联合 PD - L1 一线治疗展现潜力 [104][105] - HER3/EGFR ADC BL - B01D1 在 EGFR 突变和野生型 NSCLC 患者后线治疗中展现疗效 [107][108] - c - Met ADC Teliso - V 后线治疗有临床获益趋势,但需关注副作用 [108] 突破 SCLC 治疗瓶颈 SCLC 存在较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 SCLC 分期采用 VALG 二期分期法和 TNM 分期法,可手术的 LS - SCLC 推荐根治性手术,不可手术的采用同步放化疗 [111][113] - 70%的 SCLC 确诊时为广泛期,过去一线治疗主要用 EP 方案,PD - 1/PD - L1 联合化疗开启免疫时代,提升生存期 [118] 相关公司介绍 - 报告建议关注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迪哲医药、艾力斯、泽璟制药等研发实力雄厚、产品线丰富且有创新技术的企业 [5] 投资建议 - 关注研发实力雄厚、产品线丰富且具有创新技术的企业,如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迪哲医药、艾力斯、泽璟制药等 [5]
肺癌靶向药物行业深度报告:创新技术突破,开启肺癌精准治疗新时代
银河证券·2025-03-28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