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进行多维度对比分析,涵盖经济基本面、政策定位、创新与人才聚集等方面,并对两大区域未来发展进行展望,认为它们将通过差异化发展路径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1][2][5] 经济基本面对比 区位禀赋对比 -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活跃、开放与创新能力强的区域,规划范围含沪苏浙皖全域,核心区 27 个城市,常住人口达 2.38 亿,占全国 16.9% [10][11] - 珠三角城市群由 9 个内地城市和港澳组成,面积 5.62 万平方公里,占中国 5.10%,是亚太活力经济区,2023 年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14][15] 经济规模对比 - GDP 方面,2024 年长三角 GDP 总量超 33 万亿,占全国 24.58%,9 个万亿 GDP 城市占比近 60%;珠三角 9 个城市 GDP 占广东近八成,深圳、广州等 4 个万亿级城市挑大梁 [19] - 产业分布上,长三角 2024 年第三产业占比 58.79%,上海占比最高;珠三角形成 8 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深圳、佛山工业实力强 [25] - 对外贸易依存度上,2024 年长三角进出口总值 16.01 万亿,占全国 36.5%;珠三角内地 9 市进出口总值 8.75 万亿,外贸依存度领先长三角近 20pct [29] 资本市场参与对比 - 科创板与创业板服务对象和上市门槛有别,共同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创新生态 [33] - “硬科技”领域,长三角优势大,截至 2025 年 3 月 26 日,247 家企业上市,总市值占 43.23%;珠三角 88 家,占 11.25% [35] - “泛创新”领域,竞争激烈,长三角 388 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占 28.22%;珠三角 292 家,占 21.24% [42] 政策定位对比 长三角: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 定位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等 5 个方面 [48] - 2024 - 2026 年行动计划提出 9 方面 165 项重点任务,G60 科创走廊深化跨区域协同创新 [49][50] 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新定位 - 定位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 [54] - 2025 年广东将大湾区建设列为重点,各地明确发展方向,“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创新能力强 [55] “示范区”VS“引领区” - 深圳和上海浦东新区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有差异,将携手服务国家战略 [57][58] 创新与人才聚集对比 高校资源对比 - 数量和质量上,长三角优于珠三角,截至 2024 年 6 月 20 日,长三角 475 所高校,双一流学科 86 个;珠三角 165 所,16 个 [60] - 增长速度上,珠三角快于长三角,2018 - 2022 年广东在校生规模增长率 34.80%,高于长三角 24.03% [61] 教育改革趋势对比 - 广东重视科技创新,2023 年新增 92 个本科专业,工科占比 36.96% [63] - 长三角聚焦数字化等前沿领域,2023 年 152 所高校新增 309 个本科专业,经济学等专业多 [63] 长三角&珠三角未来发展展望 两大经济区提振消费潜力 - 提振消费是首要任务,服务消费成新增长点,各地出台刺激措施 [65] - 长三角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先后出台措施;珠三角广东发布促进服务消费措施 [66][67][68] 两大经济区各地重要会议线索 - 长三角各地强调一体化发展、提升平台能级、优化营商环境等 [70] - 珠三角广东做实大湾区定位,拓展经济纵深,优化产业布局 [73] 因地制宜统筹十五五规划 - 预计“十五五”规划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传统产业转型持续推进 [74] - 长三角以交通等为突破口,目标成全国领先现代化经济体系;珠三角以产业融合等为重点,深化与港澳协作 [74]
排头兵:长三角与珠三角
天风证券·2025-03-28 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