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策略:在“歇脚”期寻找机会
国泰君安证券(香港)·2025-03-28 20:09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短期进入观望和调整持仓结构阶段,但中长期向上趋势不变,科技相关行业是中长期主线逻辑,建议投资者维持“哑铃型”配置策略,把握科技互联网与硬件相关行业重估机会,同时将盈利预期稳健的高分红行业作为底仓配置 [2][15] 港股市场近期表现 - 3月中下旬港股进入横盘整固期,年初上涨势头放缓,年初上涨主要由科技互联网行业贡献,资讯科技、非必需性消费和医疗保健行业期间分别上涨32.0%、27.5%和18.7%,3月中下旬原材料、能源和金融等高分红行业小幅补涨 [2][3] - 港股市场虽升势放缓但整体活跃,大市日均成交金额维持在2000亿港元以上,远高于近10年1000亿港元左右的成交额均值,近期震荡可能是部分资金调整配置结构,而非趋势性抛售 [2][5] 资金流向情况 - 外资在港股牛市时期流入,北美交易时段外资加仓中国资产,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多日上涨使港股次日亚洲交易时段高开,港元兑美元汇率强势,靠近强方兑换界线,外资主要净流入港股科技互联网和消费行业 [2][8] - 南向资金自2024年4季度以来明显加快净流入速度,原因是国内无风险利率下行以及港股市场受益于产业预期改善;2024年内资青睐高分红行业,今年以来配置重心向科技互联网和消费行业倾斜,净流入规模靠前的有互联网零售、传媒、银行、通信和医药生物等行业 [2][11] 财报季投资线索 - 近期港股财报季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线索,已公布财报显示主要科技互联网企业盈利超市场预期,多数企业计划加大对算力、AI领域的资本开支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