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范围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1]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100%[5]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的100%[5] 内部控制有效性 - 公司已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4]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4] - 自基准日至报告发出日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4] 公司管理架构 - 公司本部设7个职能部门保障生产经营有序运行[7] 2024年工作开展 - 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等工作并整改问题[10] - 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强化业务过程管控,完善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12] - 着重开展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包括风险内控成熟度评价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21] 缺陷认定标准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利润表潜在错报金额≥上年度经审计合并报表净利润的5%;资产负债表潜在错报金额≥上年度经审计合并报表资产总额的3%[17]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上年度经审计合并报表净利润的3%≤利润表潜在错报金额<5%;上年度经审计合并报表资产总额的1%≤资产负债表潜在错报金额<3%[17]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直接财产损失或潜在负面影响金额≥500万元[19]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50万元≤直接财产损失或潜在负面影响金额<500万元[19]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直接财产损失或潜在负面影响金额<50万元[19] 评价工作内容 - 风险内控成熟度评价从风险内控体系、关键业务、目标保障能力三方面开展[21]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针对重点领域进行[22] - 审查资金资产活动相关风险,包括私存、违规开户等[23] - 评估收入确认政策合理性与确认方法一致性,关注少计或延后确认收入风险[23] - 评价成本核算方法合理性与核算原则一致性,关注成本费用核算风险[24] - 依据《股权投资管理办法》规范股权投资行为,加强投资管理[24] - 关注关联交易真实性、公允性及内部控制流程有效性[25] - 定期评估重要风险业务导致的财务报告错报风险,加强预警及应急处置[25] - 关注财务报告编制和审批流程,评估收入、成本等风险控制有效性[26] 评价结果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26] - 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27] 其他事项 - 公司严格履行分红规划积极回报股东[11] - 公司为职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意外险等[11] - 无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28] -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及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办法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15]
航天科技(000901)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